广州有关抑郁症你了解多少

504人浏览时间:2019-06-10 08:39:12来源:广州精神病医院

  抑郁症是扰乱患者生活的一种情感障碍精神疾病;以无止境的焦虑、恐惧、悲观、甚至绝望和明显而持久的情绪低沉为主的临床特征;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疲惫所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的精神疾病,病发人群多以都市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为主。
  据相关权威资料统计显示,全球现在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全世界已经有3.4亿人得了抑郁症。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的第四大疾病。抑郁症的检出率低,治疗率更低。国外相关报道表明,40%的抑郁症患者未接受治疗,40%~80%的患者治疗周期小于4个月。
  明星抑郁症患者乔任梁、蓝洁瑛的是逝世,不少人大谈背后的原因,却对逝者所患抑郁症本身的病理本质避而不谈;在公众的舆论声中,倒是浪费了这些名人抑郁病症本可带来的对世人普及抑郁病症的机会;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可能长期生活在社会误解与歧视的阴影中。
  “中国反抑郁歧视第一人”袁毅鹏,因工作患上抑郁症,病情好转后,要求回到公司上班,公司却执意辞退袁毅鹏,他以反抑郁症歧视为由,起诉该公司,要求IBM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补发工资、补偿精神损失。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因员工患抑郁症就辞退员工的事情更加屡见不鲜。
  根据调查显示,在北京,100个人中就有6—7个人抑郁;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抑郁症患者。如果我们身边有人被诊断出了抑郁症,作为家人或朋友,我们需要做的是鼓励他们去医院积极治疗,不要过多指责患者、批评、大惊小怪,不要在患者面前说“精神有问题”,“你怎么得了这种病”之类的话语,更不要提及他们伤心或受到过度刺激的事情。
  要多关心患者,多带他们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感受到家、友谊的温暖,亲朋好友的关爱;家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与支持可以给抑郁患者带来莫大的支持;有研究表明,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对于改善抑郁症的效果非常明显。
  因为抑郁症治疗的时间较长、反复性治疗几率较大,并且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许多患者要么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还有一部分患者根本没有经济能力支付长年以来的治疗费用,索性让自己“自生自灭”;这样的患者在抑郁症病例中也是随处可见。
  记得早在2009年,日本就已经开始从教育方面对中学生下放相关精神疾病的书籍;精神疾病知识的普及,社会公共事业的普及,公益性的心理咨询部门的普及,才能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看见希望!才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治疗率低下的问题,也利于抑郁症的“去神秘化”。
  据媒体报道,当前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占卫生总投入的比重仅为1%,而很多国家为20%,说明相关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亟待“挖潜”。
  现如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空间紧密,导致人们的自我空间缩小;因此,许多人渐渐换上不同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精神疾病也是“文明病”,是社会发展必须承受的代价之一。
  抑郁症就像“心理感冒”一样,
  只要及时治疗,
  是可以很快好起来的!
  我们不要害怕“他们”,
  “他们”只是暂时性的“感冒”了;
  请多给“他们”一份温暖、关爱,
  有了这份爱,
  可以让更多的抑郁患者走在阳光下~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