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虚?中医如何分析其病因?
506人浏览时间:2019-05-11 08:37:36来源:肾虚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高压力的生活状态,很多人都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再加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肾虚,而这也是临床医学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它的出现危害性很大,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促使更多疾病的出现,造成患者更大的身心健康伤害。因此针对肾虚,一定要有科学性的进行医治,进而有效的保障个人健康。以下是疾病类型和病因的详细介绍,一起去看看吧。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 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肾虚发生时,肾脏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所以对于肾虚的治疗应防治结合。
肾虚的简介:
肾虚分阴虚和阳虚:
肾阴虚
肾阴虚: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还会有以下诸症: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赤黄。
肾阳虚
男性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肾脏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须发易脱落、早白;形体虚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或黧黑。
女性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欲减退、宫冷不孕、白带清稀;气滞血瘀导致冲任不通,月经失调或行而不畅,经常小腹胀痛;月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痛经;子宫、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肿、增生等;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等疾病;易导致更年期提前;虚喘气短、舌白胖大或有齿痕;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泻,或者便秘;形体虚胖或羸瘦;面色苍白或黧黑,易生黄褐斑、粉刺、痤疮、过敏等皮肤问题。
肾阴虚、肾阳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术语,肾阴虚和肾阳虚也是中医的症,平常讲的肾虚,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肾阳虚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很多。肾阴是物质的,肾阳和肾气是功能的。如果消耗的物质比较多,如肾精,或性生活过于频繁,或劳力(包括脑力、体力)过度,或生下来身体弱,物质基础比较低,出现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遗精、早泄等等,为肾阴虚的症状。
肾阴虚容易出现虚热,中医理论阴虚生内热,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心口感觉热的感觉)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就是睡着了,一醒身体有汗)。中青年活动量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物质耗损较多,性欲不特别低,但射精快,或有遗精现象,要补肾阴,肾阴虚可用乾(音同前)元汤。肾阳虚有和肾阴虚相同的症状,如,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还有性欲减退,因为是阳虚,中医理论阳虚生外寒,会出现怕冷的症状,面色虚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
性欲比较低下,和现代医学上说的雄性激素低下有相同之处。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肾阴虚表现的是内在的,肾阳虚有怕冷的症状。肾阴虚易早泄遗精,肾阳虚阳痿较多。共同之处是,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是共同的症状。
中医分析
中医认为,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
肾虚的病因:
1.多因房事过度,或少年频繁手淫。
2.思虑忧郁,损伤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
3.恐惧伤肾,恐则伤肾。
4.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若情志不遂,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条达,则宗筋所聚无能。
5.湿热下注,宗筋弛纵。
6.饮食不当,没规律,营养单一。经常食用油腻食物或辛辣食物、吸烟饮酒过度等。
肾虚主要是中医类的疾病类型,要知道它的出现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多大的危害,只有正确的对待这一疾病,寻找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助缓解,才能更好的消除多种不利影响,为患者带来健康。当然,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治疗原则,无论是在方法选择上,还是在后期的护理方式上,都要注重科学、有效,这样才能全力的保障个人健康,享受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