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家长不知所措?不妨试试这样做
619人浏览时间:2018-12-03 11:28:25来源:疾病大全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可能受到腹泻的困扰,腹泻让人感到很无奈。腹泻并不是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一旦腹泻,整个人就像霜打的茄子,有气无力。如果是婴儿腹泻呢?那可更不得了,婴儿那么小,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宝宝遭受腹泻,肯定非常心疼。如果发现婴儿腹泻那该怎么办?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
什么是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一种大多发生在0~2岁婴幼儿身上的肠胃功能紊乱急性病,即婴儿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拉肚子和呕吐。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引起婴儿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症状也各不相同。
婴儿腹泻怎么办?
1.小儿腹泻怎么办?腹泻小儿应调整饮食。如正在添加辅食的孩子要暂停辅食或减少次数与辅食量。幼儿应停止喂含油肉多的食品。小婴儿如有母乳应尽量吃母乳。
2.小儿腹泻怎么办?有恶心呕吐的孩子,除了应给易消化的食物外,要少量多次,缓慢喂水喂饭。当腹泻呕吐特别严重时,可以少喂食物1~2次,现在不主张长期禁食,因为那样对小儿不利。
3.不要动辄使用抗菌素,乱用抗菌素治疗婴儿腹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婴儿肠道内非致病菌群数目少,还没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统,肠道内环境不稳定,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坏。可以用丁桂儿脐贴来治疗,因为丁桂儿脐贴的制剂是中药,并且是外用药物,是一些能强健宝宝肠胃的药物,可以助消化,增食欲。
4.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脱水,因此液体的补充矫正脱水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急性腹泻的情况下,小肠仍保有60%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紧早进食可以减轻症状、改进营养状况;小儿腹泻怎么办?禁食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4小时,刚开始进食时考虑给予稀饭、马铃薯或富醣类的食物,避免太过油腻的食物。
5.使用止泻药虽然可以阻止腹泻,但同时减少肠蠕动,使毒素不易排泄造成细菌滋生。此外,小时候喂食母乳的小朋友,肠道的抵抗力也比较好,因此,提倡母乳哺育对宝宝预防腹泻也很有帮助。
腹泻,是小儿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疾病的第二大疾病。然而,家长对小儿腹泻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认为腹泻是小病,挺一挺就过去了,实际上腹泻损伤的不仅是孩子的消化道,还影响生长发育。还有些家长则重视过度,在小儿腹泻时,拼命让孩子加强营养,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小儿腹泻伤害的不仅是肠道
轻度腹泻时间相对比较短,而且腹泻的次数相对比较少,在短期内对儿童的危害可以造成食欲下降、腹部不适、腹痛或呕吐,出现阵发性哭闹。重度腹泻可以出现脱水甚至肝肾损伤。有些病毒性腹泻可以引起心肌炎,甚至引起抽搐或脑炎。
长期腹泻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可以造成营养不良甚至贫血,营养不良可造成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长期腹泻对孩子最多见的危害是生长发育落后,智力和体力发育都会受到较大影响,这种孩子特别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后不容易好,形成恶性循环。
小儿腹泻家长最应该做三件事
小儿腹泻怎么办?小儿腹泻后,除积极治疗外,家庭护理也很重要。会上,专家传授了小儿腹泻后,家长最应该做的事儿。
不要大补
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甚至暂时禁食,使胃肠得以休息,功能得以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注意腹部保暖
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注意保护好患儿的臀部
小儿腹泻怎么办?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如果是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患儿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或传染给他人。
小儿腹泻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小儿腹泻还可能伴随着吐奶,腹胀,精神差等症状。如发现宝宝有啦肚子情况,早诊断早治疗,以下是小儿腹泻的诊断。
小儿腹泻的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结合大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电镜检查等作出临床诊断。须判定有物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按照腹泻的病期和症状的轻重,作出分期、分型;并判断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与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喂养不当、肠道内外感染等。
(一)诊断依据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根据病程分为 1.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2.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3.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根据病情分为 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四)病因学诊断
1.感染性腹泻:
1)急性肠炎可根据大便性状、粪便镜检、流行季节及发病年龄估计最可能的病原,以作为用药的参考。流行性腹泻水样便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性细菌感染,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较大;发生在夏季,以ETEC肠炎可能性大。如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EIEC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2)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者可做大便细菌培养;疑为病毒性肠炎者可取急性期(发病3天以内)大便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还可用免疫学的方法(如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等)检测粪便中病毒抗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病毒RNA凝胶电泳,可直接从粪便中提取RNA,按特征性RNA图谱进行轮状病毒电泳分型,有长型和短型之分。各种病原肠道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检查虽对临床帮助不大,但对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诊断颇有意义。病原明确后可按病原学进行诊断,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
2.非感染性腹泻:根据病史、症状及检查分析可诊断为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等。
(五)脱水的评估根据临床表现、血液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判断脱水程度、性质、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的情况。
小儿腹泻,家长最为揪心,也很着急,掌握对了方法就不用那么担心。唯有对症下药尽快缓解宝宝腹泻的痛苦才是最实际有效的做法。因为宝宝还小胃肠道还没有发育成熟,父母们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喂养,少给宝宝吃冷饮等。以上就是对小儿腹泻相关内容的阐述,希望对小儿腹泻患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