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切了还会复发吗?案例表明有可能
509人浏览时间:2019-05-06 08:38:11来源:大肠息肉
说起大肠息肉,很多患者都认为这种疾病只要做个切除就可以了,不用过度担心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知道,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做好科学的检查诊断,以确定类型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切除,除此还要做好切除后的护理,如果处理不当的话还会引起复发,促使癌变。以案例说明:
大肠息肉切了还会复发吗?
家住郑州市的李女士,38岁,公司白领。六年前出现便血,开始很紧张,担心患了直肠癌。到医院做了结肠镜检查后发现是乙状结肠息肉,有两枚。
后经切除活检为良性的腺瘤样息肉。当时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结肠镜。张女士术后再未出现便血症状,于是也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没想到六年后再次出现便血症状,到医院检查,结果息肉复发且已经癌变,万幸还是早癌。
从李女士的病例反映出现在很多患者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或是回避心理:不够重视、恐惧或拒绝接受结肠镜检查、做了息肉切除不重视复查,以致能预防的结肠癌没有得到预防。
95%的肠癌由息肉演变而来
一般认为,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腺瘤性)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但个体差异不同。虽然腺瘤的癌变程度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所以,查出息肉也不必过度紧张。
因为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检查。
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内镜、X线、B超等检查技术的进步,消化道息肉的发现率大大提高了。
大肠息肉的症状:
1、典型症状: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2、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症状。
3、诊断
① 便血或黏液脓血便史。
② 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③ 钡灌肠见多少不一充盈缺损。
④ 病理检查可确诊。
由此可以看出,医治大肠息肉并不是简单的切除就可以了,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只要能够有效的做好这一点,切除后出现的复发率就很小,进而做到了全面的保障个人健康。另外,还要注意,出现大肠息肉一定要做好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不知道大肠息肉的症状是怎样的,本文上述提到的这几点,是大肠息肉最明显的特征,一定要谨记,发现异常就要及时医治,以确保自身的健康,免受不良危害的影响。
上一篇:大肠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