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四方面全面了解便秘 实现科学医治

433人浏览时间:2019-05-02 16:57:47来源:便秘

很多人对于便秘都不重视,认为这不是病,只是一种不好的情况表现,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改变下饮食就能实现缓解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一次两次的便秘可能会自行痊愈,但是如果长期出现便秘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可能是身体疾病的信号,需要患者朋友格外注意,及时的到医院接受检查医治,以确保自身的健康。另外,还需注意的是,治疗便秘有很多误区,需要谨慎对待,科学防治才是康复的关键。

便秘多是身体亚健康的“信号”

便秘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则较复杂,按发病部位分为结肠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有些人每两三天或更长时间才排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未必跟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未必属于医学角度定义的便秘。

也有医生认为,过去老年人、经期孕期妇女,或是因疾病引起便秘比较常见,现在不少中青年、上班族也常说自己便秘。这实际上是身体失衡、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民间偏方未必人人有效

民间有不少改善便秘情况的偏方,比如说吃香蕉、喝蜂蜜水、用荷叶桑叶煮水喝等。可是,往往同一个方子用在不同人身上,效果并不一样。是服用的量不够,还是服用的时机不对?医生指出,引起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必须辨体思养。

纪女士排便很不规律,每星期只有一两次排便。为此,纪女士总是很留意打听各种改善便秘的民间方法,看到或听到一个新方法,就“依葫芦画瓢”。让纪女士苦恼的是,试了各种方法,似乎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长期有效。例如喝蜂蜜水,连喝了三四天之后,纪女士排便困难的症状改善不少,但是之后就没什么效果了。纪女士怀疑是自己吃的方法不对,上网找资料、四处打听,每隔两三天就试一种新方法,比如蜂蜜配着芝麻吃、白萝卜蘸蜂蜜生吃、连翘煮水后加入蜂蜜等,效果都难以持久。

中医认为,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是津液不足、水道不通,其中又与个人的体质有关系。根据中医的“体质学说”,人的体质分为热、中、寒三种。如热性体质常感口渴,舌苔黄,易烦躁,治疗便秘就应该用些寒性的食材来调理。如果方法不对症,不但起不到作用,还可能加重便秘的情况。

通便辅助药治标不治本

目前针对便秘、排便难的保健品、茶饮多种多样,其功效除了排便通畅,还包括减肥、排毒等,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但严格说来,这些辅助品不适宜长期服用,特别是那些效果“立竿见影”的最好少用或不用。

展女士平时4天左右才有一次排便。她试过一种通便茶,从外包装的成分来看主要是大黄、桑叶等,一杯下肚能连续两天都排便,可是过后就不见效果了。最近,展女士一直靠吃某排毒胶囊品来帮助排便。效果不错,吃药之后几个小时内就有了排便感。现在即使是出差到外地,展女士也随身带着这种胶囊。她认为,这胶囊里都是中药成分,对人没有什么坏处。

即便是中药也不可以乱吃。像一些含有刺激性泻药成分的保健品,能短时间内促排便,但如果不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或是频繁更换泻药的种类,很可能损伤肠道功能,一旦停药,便秘将更为严重及复杂。

食疗改善便秘急不得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便秘的治疗不能依靠药物,泻药更不是治疗用药,这些方法只能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改善便秘情况,根本还在于对症调理好自己的体质。

在日常饮食上应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菠菜、白菜、芹菜、萝卜等长纤维蔬菜。这些蔬菜消化残渣多,可明显改善粪便的成分,易于将粪便排出体外。饮料类可坚持喝牛奶和蜂蜜,具有润肠通便、润肤养神的作用。

还可以多吃些针对便秘有特效的食物。如核桃一类富含油脂的坚果,含脂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铁、β-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能润肠通便,治疗大便燥结。粗粮对改善便秘也有明显效果,如红薯健胃益气,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在肠中吸收水分增大粪便的体积,有通便作用;糙米含有丰富的纤维质,也有助于排便。

通过合理饮食来改善、治疗便秘,不能急功近利。有一些饮食调理的方法,有的人坚持了几天就认为没什么效果而放弃。实际上,合理饮食应该是一种常态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彻底远离便秘苦恼。

通过本文介绍的这四大点,相信大家对于便秘的认识更深了,对于它的医治也不会太急了,只有方法对,实现健康只是早晚的事。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饮食上,便秘患者需要做好科学合理,有效的营养搭配才是健康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治疗的基础上,更好的帮助便秘患者恢复健康,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