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如何康复比较好?

499人浏览时间:2020-08-22 08:32:51来源:黑龙江惠好医院

受“伤肌动骨100天”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骨折患者选择术后回家静养,但意外对骨折患者来说,康复是手术的继续,术后必须将规范与及时康复结合,患者才能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另一方面,安静的话,关节不能动,关节僵硬,也有引起肌肉萎缩和血栓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骨折后应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
一、早期
主要指患者受伤12周的训练,此时患肢骨折端稳定性差,有疼痛、肿胀等症状,易发生异位。 在这个阶段进行康复,主要是为了促进肢体静脉和淋巴回流,减少肌肉间的粘连,消除肿胀,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 具体方法是(1)抬起患肢,消除肿胀(2)上肢骨折进行手指握力活动,下肢骨折进行脚趾背伸屈趾活动,尽可能多次活动(3)固定肢体肌肉进行等长收缩,每15~20分钟尽可能多地进行。
开展康复训练的时候不能太盲目。 不要以为训练会加快骨折的康复,刚开始康复时,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先做轻活动,慢慢增加活动的时间和量,不要太着急。 必须避免突然进行激烈的运动,骨头断头再次位移。
二、中期
受伤后第23周患肢肿胀逐渐消失,骨折位置开始出现纤维联系,形成骨痂,骨折逐渐稳定。 在这个阶段,除了加强肌肉收缩和放松运动外,其他关节还可以逐渐提高主动活动度,牵引架上的患肢还可以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来牵引患肢的活动。 通过相关训练,可以达到从被动活动转移到主动活动,防止相邻关节活动能力下降的目的。
术后4~6周,四肢骨折基本上有一个初步愈合,这个阶段是骨折康复的关联期,称为康复“蜜月期”,这个阶段康复的具体实施,最好服从康复师的指导。 其方法:逐步增加肌力训练,在肌力控制下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由于骨折是初步愈合的,强烈弯曲或被动弯曲关节的关节必须慎重,不要忘记使用暴力。 对于波及关节面的骨折,实施不加负荷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固定关节,不仅可以得到关节软骨的修复效果,还可以避免关节内的粘连。
术后6周至3个月是骨折术后恢复的“黄金期”,除继续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未固定关节的伸屈活动外,在健肢或治疗师的帮助下,骨折局部上下关节的石膏内活动和骨折位移相反方向的活动可以逐步开始。
三、后期
在这个阶段,骨折部位基本愈合,或者去除固定,骨骼也具有支持能力,但患者活动能力低,可能肌肉萎缩。 此时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疲劳关节的活动能力,增强肌力,恢复肢体功能。 主要方法是对手术关节进行主动活动、负荷训练(如上肢提重、下肢绑沙袋抬腿运动和步行等),使各关节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黑龙江惠好康复温暖的提示:骨折术后康复应注意的是,康复在专家指导下开展,积极学习、掌握正确的方法,使自己能够慢慢转变为可以自己锻炼的运动。 要注意避免不利于骨折恢复的活动,正确恢复,科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