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大肠息肉康复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458人浏览时间:2019-05-06 08:50:59来源:大肠息肉
对于大肠息肉的医治,很多患者都是处于不全认识的状态,认为只要切除了就好了,不会在出现任何的危害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肠息肉的危害性很多,就算切除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做好科学的防范和护理,才能避免不利影响的出现,确保患者的健康。因此大肠息肉患者要想实现彻底的康复,就要注意本文提到的这三个方面,做到科学有效,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拥有健康。具体详情介绍如下:
及时切除息肉,阻断癌变之路
大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
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腺瘤性息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总之,目前的观点是,一旦发现息肉,建议立即切除,并作病理分析;此后按照医嘱定期复查。
息肉会复发,切除后也要复查
即使是切除了息肉,环境没改变,也有复发的可能,李女士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即使切除后,也要定期复查,这个很重要。
同时,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应该复查。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最好的预防就是定期做个肠镜
结肠息肉是一个内镜下的诊断,息肉的性质有很多种,包括炎性、增生性、错构瘤、腺瘤、癌等等,需要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才能明确。
现在的观点是,95%以上的大肠癌是大肠息肉中的腺瘤癌变而来的,因此,大肠腺瘤是应该尽早治疗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腺瘤都会癌变,因此无需盲目紧张。
内镜下治疗息肉最常用的就是电切,绝大部分大型医院都能够常规开展,一般而言很安全。但是根据息肉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等等,操作难度不一样,风险也是不一样的。息肉切除后应该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息肉性质和是否完全切除。
目前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复查肠镜,一旦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具体复查时间,各人情况不一样,需要医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综合判断。
大肠息肉的最大危害就是会发生癌变,因此健康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切除手术。其次,就是要注意大肠息肉的复发,只有做好切除后的一切科学护理,才能减少疾病的出现,避免不利影响,做到全面保障个人健康。最后就是做好定期检查,以确保自身恢复的健康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恢复。如果你对大肠息肉还有其他什么疾病疑问,欢迎登录久久健康网,那里或许能够为你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