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是什么病 患大肠息肉一起定要切除吗
445人浏览时间:2019-08-20 15:34:12来源: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这种疾病,相信很多的朋友听说过,这种疾病的发病几率也是挺高的,不少人都有过患病的经历,那大肠息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呢?健康专家提醒大家注意,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可是如果不重视大肠息肉,没有及时进行切除,就很有可能会导致癌变。下面就来告诉你为什么大肠息肉必要要切除吧。
大肠息肉是怎么病
大肠息肉是指肠黏膜局限性隆起的病变,一般来说,大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1个至数百上千个不等。
从形状上来说,有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之分。大肠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错构瘤性、增生性等5类,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肠道腺瘤,是大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左右,对身体的危害也最大,因为它有癌变可能(据统计单发肠腺瘤癌变率是5%左右)。
大肠息肉的复发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肥腻的食物,也可诱发大肠息肉。建议大肠息肉患者饮食宜清淡,少吃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易消化和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与蔬菜。一般以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切记不要酗酒抽烟,坚持适当运动。
大肠息肉必须要切除吗
无论哪种大肠息肉,早期都没有不适表现。因为肠道的宽度有3-4厘米,本身还能扩张。息肉的体积在肠道这个“大容器”中显得微不足道。若因息肉造成便血、腹胀、粘液大便等症,多表示息肉已到中晚期,甚至是大肠癌的中晚期。而大肠癌早期也常无痛无觉,等出现了便血或其他不适,通常已经不是早期了。
肠癌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这些人若从未做过肠镜,建议做一次肠镜检查。近年来,肠癌的生存率非常高,若能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在我国,早期发现的患者不到10%,这与肠镜筛查不足有关。
一旦发现肠内有息肉,无论是哪种都应切除。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可以直接在肠镜下切除;大于2厘米的息肉,若无法在肠镜下切除,可先取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确诊息肉是否有癌变的可能,改日在腹腔镜下做切除手术。若有癌变可扩大切除范围。
虽然只有腺瘤性大肠息肉跟大肠癌的关联度最高,其他种类的大肠息肉也不能完全排除癌变的可能性,加上息肉本身也会引起不适,因此建议都切掉。息肉切除后,随诊很重要。患者应该隔一年再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问题,隔三年再做肠镜检查。这是因为肠道长达1.5-2米,可能不仅只有这一个息肉,也不排除没切除干净的可能性。
相信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对于大肠息肉这种疾病应该已经清楚了。大肠息肉的发病几率是很高的,而这种疾病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的就医,积极地进行治疗,因为大肠息肉是有癌变的可能性的。治疗大肠息肉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术进行切除,病患不要心存侥幸。好了,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