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大肠息肉会出现五种症状表现
477人浏览时间:2019-05-05 14:12:02来源:大肠息肉
对于大肠息肉,很多患者都是不了解的状态,往往在出现后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医治,进而耽误了患者的病情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当大肠息肉出现后会有怎样的症状表现呢?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一点,患者朋友可以及时有效的诊断,以帮助自己做到更好的医治,更好的恢复健康。那么,大肠息肉会有怎样的临床症状呢?总得来说,一般可表现为以下五种,有兴趣的话一起去看看吧。
大肠息肉的五大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
当患上肠息肉时,患者可有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或是出现便秘,不明原因的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如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反复出现,或是伴有腹痛现象的,那么就要引起注意,很可能是有肠息肉,要及时就诊检查,以便确诊。
2、大便形状改变:
对于正常健康的人来说,粪便应该呈圆柱形,而如果有息肉在结肠腔内,可以压迫粪便,从而导致排出的大便形状会变细,或是出现扁形,有的还会出现血痕。
3、全身症状:
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贫血、消瘦全身虚弱。大量排泄粘液,可发生低钾性心律紊乱或四肢软弱无力,易疲劳等。
4、脱垂:
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 ,可并发直肠脱垂。
5、便血:
如果是结肠息肉的,那么最容易出现便血现象,而当出现便血时,不少患者会以为是痔疮,从而没及时进行防治,从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其实痔疮和肠息肉便血症状是不一样的,痔疮引起的便血多是在大便后滴血,血色为鲜红色,平时不会出血,不过对于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它常是混杂在大便中间的。
大肠息肉的危害:
1、会引发贫血。
便血是结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长期便血会引起患者发生贫血。
2、会引起肠狭窄。
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结肠息肉患者,其部位多见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结肠炎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鉴别良性恶性。
3、会引起肠穿孔。
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也可出现严重型,多发生于左半结肠,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伴有腹泻、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易并发肠穿孔。
4、会致癌。
在引发大肠癌的诸多因素中,肠息肉是不容忽视的常见原因之一。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5、家族遗传史。
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百分之五十的息肉会有癌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五。
一般来说,当大肠息肉出现后,就有上述提到的这些症状,只要根据这些就能很好的帮助患者判定病因,进而实行有针对性的医治,帮助恢复,享受健康。如果你对大肠息肉的医治还有其他什么疑问,欢迎登录久久健康网,那里有更多关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的恢复健康,从而消除更多的疾病危害影响,创造更大的健康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