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经为什么会痛经 痛经的刮拭方法效果会如何

471人浏览时间:2019-04-24 14:21:36来源:痛经

痛经是很多女性都会经历的事,女性在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是让人感到很难熬的时候。身体会感到很虚弱 ,情绪也会低落,心情烦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痛经一些常识吧,了解什么是痛经。为什么会痛经。进一 步了解痛经,对于如何预防就更加了解。

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和健康者称为痛经。

痛经可分成为原发性,即从月经初潮就发生痛经;还有继发性痛经,即月经初潮时无痛经,而在以后出现的 痛经。原发性痛经多是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子宫过度屈曲或膜样月经,即大片肥厚子宫内膜 或子宫内膜管型在排出时引起子宫剧烈收缩所致。继发性痛经多由于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肿瘤等生殖 器官病变引起的。

另外,痛经与过度焦虑、紧张和恐惧等精神因素及贫血、慢性疾病等体质较差也有关系。

痛经大多发生在月经前1~2天或月经来潮时,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部,可同 时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腹痛可持续较长时间,偶可长达1~2天,经血排出通畅时疼痛消失。疼痛剧烈时可发生面色苍白、手足冰冷、 出冷汗,甚至昏厥。膜样痛经的病人,一般在月经的第3~4天时疼痛最剧烈,膜状物排出后疼痛消失。

痛经由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素体不足,胞宫失于濡养,致经期或行经前后呈周期性小腹 疼痛的月经病。临床以青年未婚者为多见。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一般在初潮后头1~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严重的痉挛性 疼痛多发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妇女。如一开始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至25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 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为痉挛性绞痛,历时1/2~2小时 。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小时。经血外流畅通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 床2~3天者。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病人伴有胃肠道及心血管 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及疲乏感,偶有晕厥及虚脱。痛经可分为虚证和实证。

一、实证

(一)症状

临床表现特点为经行不畅,少腹疼痛,如腹痛拒按,经色紫而夹血块,下血块后痛即缓解,脉象沉涩的 为血瘀;胀连胸胁,胸闷恶寒为气滞。

(二)治法

(1)选穴 中极、次髂、地机、血海、膈俞、期门、太冲。(见图5-1-图5-1-图5-2-图5-3-图5-3-2)

(2)定位 中极: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地机: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期门:位于乳下两肋问,当第六肋间。

太冲:第一、第二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3)刮拭顺序 血瘀:先刮背部膈俞至次髂,然后刮腹部中极,再刮下肢血海至地机:气滞:先刮背部次 髎,然后刮胁部期门,再刮腹部中极,最后刮下肢地机、太冲。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①如痛经实证兼血瘀.则先刮拭背舒膈俞至次髂 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中极穴,用刮 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血海穴至地机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 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②如痛经实证兼气滞,则先刮拭背部次 髂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出痧为度。然后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间,从正中线由内 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再刮拭腹部正中线中极穴,用刮板角部自上 而下刮拭,出痧为度:最后刮下肢内侧地机穴和足背部太冲穴,各30次,出痧为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啊介绍的一些痛经的一些常识,小编向大家介绍了有关于痛经在中医上如何解释,为什 么会出现痛经。痛经是如何产生的呢?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和健康 者称为痛经。如何缓解痛经,首先大家需要了解关于痛经的一些特征,症状表现。痛经刮痧效果会如何,大 家在生活中可以尝试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