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有何症状机制和感染途径?

485人浏览时间:2019-04-14 10:04:03来源:中耳炎

中耳炎是现代临床医学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但是它所表现出的症状机制和感染途径人们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如何诊断,如何避开传染途径,以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其实,要说中耳炎的症状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现,一是中耳结构,另一个就是早期症状表现,通过了解这些就能很好判断中耳炎。其感染途径主要通过五个方面表现,下文对此做出了详细介绍,一起去看看吧。

中耳炎的症状机制:

中耳结构

人的耳朵由内、中、外三部分组成,形象地讲内耳为感音装置,中、外耳为传音装置。中耳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组成,其中鼓室为一含气空腔,也被称为中耳腔,内有三块小听骨,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听骨链。其外壁即鼓膜黏膜端。中耳腔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同,借此维持中耳内压力与大气压平衡,同时排出中耳内液体污物。

出现症状的道理

中耳炎即是指发生在中耳骨膜黏膜上的炎症,因此鼓膜黏膜发生炎症的中耳炎本身可以导致鼓膜穿孔;由于整个中耳的作用主要是传导并放大声音,声音经过中耳被放大22.1倍。当中耳对外界的声音传导减弱时,耳内血液循环的声音变凸显出来,形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如果病情经久不愈,反复缠绵则炎症反复刺激中耳黏膜,使其发生慢性增生;如果中耳黏膜明显增厚,有骨质吸收破坏则表明炎症已突破基膜,形成溃疡;临床统计80﹪以上的中耳癌患者有长期的耳道流脓史。如果炎症致使听小骨或其他结构破坏甚至引起内耳疾病时,可导致较严重的耳聋。

中耳炎的途径感染:

1.咽鼓管。

绝大部分的中耳炎感染均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其方式有两种:鼻咽炎症沿咽鼓管黏膜直接蔓延;经管腔直入。因为中耳经咽鼓管和上呼吸道相联系,所以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另外,乳儿咽鼓管粗大而短直,位置接近水平,鼻咽感染容易侵入中耳。

2.血液途径。

血液感染多在重症传染病出疹期见到。

3.逆行感染。

指从颅腔沿听神经和面神经传入中耳的感染,这类患者比较少见。

4.其他疾病引发。

急性中耳炎可能是鼻咽部疾病,如化脓性鼻窦炎、急性鼻炎、腺样体增殖症、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引起的。鼻咽部治疗和手术也常为致病诱因,如洗鼻、止血和鼻腔填塞等。不当的擤鼻和咽鼓管吹张法也可导致中耳炎。鼻和咽是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必经之路,在麻疹、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等传染病发生过程中,鼻咽部通常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进而并发急性中耳炎。

5.局部外伤。

如气浪伤、火器伤、机械损伤、化学物质损伤等,可损伤鼓膜和鼓室,发生中耳感染。

本文针对中耳炎的症状机制和感染途径做出了详细介绍,希望给人们带来有利的帮助,让你们在生活中能够正确的诊断出中耳炎,从而帮助患者更早的医治,更快的恢复健康。除此,中耳炎的感染途径也要注意,合理有效的避开这些,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让更多的人远离中耳炎带来的健康危害,享受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