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有怎样的症状表现?如何预防和治疗?

530人浏览时间:2019-04-13 10:09:33来源:中耳炎

中耳炎因为不同的症状特征表现,被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中耳炎,它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而成;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病程一般超过6~8周,反复患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其危害性很大,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医治,才能有效控制,帮助患者恢复。

慢性中耳炎的症状:

1.患耳流脓

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单纯型脓液一般较稀薄,无臭味,而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耳聋

轻重不一,如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程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耳鸣

部分病人可出现耳鸣。

4.其他

除了以上的症状之外,患者还会出现眩晕、呕吐以及面瘫和剧烈头痛、高热等症状。并且有些患者则会出现并发症,所以要及时治疗。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1.病因治疗

及时治愈急性中耳炎,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局部治疗

(1)静止期以局部用药为主,可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择局部用药,通常采用双氧水洗耳后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的混合液滴耳。

静止期以局部用药为主

(2)活动期则以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为主,尽力保留听力相关结构。可根据病情采取局部用药进行观察和手术治疗。

慢性中耳炎如何预防?

1、洗澡或游泳时耳朵内如果进水,可能容易滋生细菌,若已进水时,可以用棉棒清洁,但深度不要太深。

2、曾经发生过中耳炎的人,容易再度复发,自己要避免感冒,一旦感染到感冒或中耳炎,应找合格医生治疗。

3、家中如果有人抽烟、擦油漆或点香时,应该保持空气流通,这样可防止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肿胀。

4、要保持耳部干燥、清洁,用棉花棒将耳中分泌物擦掉。

5、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6、老人住房应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洁净及适宜的温度湿度。饮食上注意营养,常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7、擤鼻方法要正确,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侧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防止鼻涕进入中耳。

8、得了中耳炎应及早到医院接受正确治疗,防止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9、感冒后应当注意擤鼻的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或者将手帕、卫生纸放在鼻前方,不压鼻孔,用手轻轻扶放在鼻两侧,只是用力由鼻孔向外吹气,将鼻涕擤在卫生纸或手帕中。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慢性中耳炎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那就结合自身的发病病症,做出正确的诊断,如果确定是慢性中耳炎,就要及早的接受治疗,以帮助自己更好的恢复,拥有健康。出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慢性中耳炎患者还要做好相关科学护理,以有效的方式避开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让疾病远离,让健康永远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