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科学治疗?

452人浏览时间:2019-04-12 18:27:59来源:中耳炎

中耳炎是现在医学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做好科学治疗,往往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要知道,在治疗前需要了解其诱发因素,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那么,中耳炎的诱发因素具体有哪些呢?怎样进行科学的医治呢?本文对此做出了详细分析,有兴趣的话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耳炎的诱发因素:

1、鼻、咽部慢性疾病和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增殖体肥大等,炎性分泌物易于进入咽鼓管内,而且病变妨碍了咽口引流所致。

2、急性期延误治疗和用药不当等因素难逃其咎。

3、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和肺炎等,中耳粘膜急性坏死症侵及鼓窦乳突,尤其是继发于耐久性较大的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4、乳突发育不良导致病变所致。

5、上鼓室发生胆脂瘤、听骨坏死或鼓室外侧壁破坏。

6、患有过敏性疾病,如上呼吸道粘膜变态反应性水肿、渗出,累及咽鼓管和中耳。

7、慢性周身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肺结核和肾炎等,机体抵抗力减弱也极易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

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

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聪聪滴耳油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在进行用药之前则是要先将外耳道以及中耳腔内的脓液用双氧水或者是硼酸水进行清洗,之后再用棉花签擦拭干净后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6、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

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7、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中耳炎的患者中,只有少数患者是可以进行局部麻醉的,而大多数患者都是需要全身麻醉的。

首先是做切口,切口可以从耳前或后皮肤切开进入,视破洞大小以及位置而定,较小的破洞甚至直接修补,不须动到外耳。如果要从耳后开,则术前需要将头发剃至耳上三公分。

如果要从耳前开,则只需要将鬓角剃至耳壳上缘即可。开刀时在显微镜下将病变组织除去后,即修补耳膜。若有听骨缺损的问题,则同时处理。接下来将外耳道用软胶填塞,接着伤口缝合,中耳炎手术即完成。

手术进行时间平均约需1.5个小时左右,视困难度增减。若连同准备、麻醉及恢复一起算,约需2~3个小时。如果是珍珠瘤的话,就需要较多的时间。

8、内窥镜治疗技术

微创内窥镜治疗技术是广泛流传于欧美国家的重点推广技术,较之传统耳显微镜,耳内窥镜具有视野广、操作灵活的特点,能多角度、更容易的获得中耳腔病变较全面的信息。

在耳内窥镜下手术,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微创。耳内窥镜技术主要应用于单纯鼓膜修补,耳内窥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通过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诱发中耳炎的因素很多,只有合理的避开这些,才能有效的降低这种疾病的发生概率,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如果一旦患上也不用过于担忧,只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病症,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就能帮助其更好的缓解病情,实现康复的可能,让你轻松告别疾病困扰,拥有最美好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