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胃炎常识 慢性胃炎药物治疗分类

488人浏览时间:2019-03-21 10:43:34来源:疾病大全


慢性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萎缩性病变,慢性胃炎是挺让人很苦恼的疾病。它由多种病因引起,很常见的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还有些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粘膜;还有些药物也会引起慢性胃炎,口腔慢性感染。今天我们来认识下有关于老人的慢性胃炎常识,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随着年龄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逐渐增高。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

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临床症状为主者,可选用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或胃黏膜保护剂;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患者可选用促动力药;而伴胆汁反流者则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

人老了,胃也会老?

老年人慢性胃炎常见病因与其他人群无异,主要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长期服用非甾消炎药、胆汁反流及其他生物、理化因素。但衰老可加重胃粘膜萎缩的发生,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其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与肠化。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有症状的老年患者比中青年多,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早饱感。

因为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尤其是后者的诊断价值更大,可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基本类型。通常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內镜所见及病理组织分级并不完全一致。

掌握这几点,轻松治疗慢性胃炎

老年人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粘膜组织学异常,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

治疗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根除H.pylori最佳时间为萎缩、肠化及上皮内瘤发生前,越早根除预防胃癌效果越佳。绝大多数老年人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间,因此,老年人是否应根除H.pylori应根据患者胃黏膜病变情况、年龄、预期寿命及患者意愿等因素综合评估确定。

2. 我国第五次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推荐铋剂四联方案(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用于临床一线治疗,H.pylori根除率较三联疗法显著提高。

3. 粘膜保护是老年人慢性胃炎的常用治疗方法,质子泵抑制剂(PPI)也是常用药物。考虑到药物的代谢途径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当老年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时,推荐口服标准剂量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

4. 多潘立酮是常用的促动力药,但近几年来陆续有该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报道,因此,老年患者应慎用,确需应用时,剂量应控制在30mg/d内。

5. 精神心理因素会加重消化不良症状,这部分患者常规治疗的疗效差,加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可明显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6. 目前认为“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是胃癌演变的主要模式,因此,逆转胃黏膜组织学病变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慢性胃炎重要的治疗目标。某些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硒及叶酸对胃癌前病变似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可用于老年人慢性胃炎的辅助治疗。

7. 中药在H.pylori根除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疗效,可用于老年人慢性胃炎的治疗。

8. 部分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同时存在,治疗上可联用抑酸剂/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物、消化酶制剂、抗焦虑/抗抑郁药等若干种药物,但一般针对主要症状,选择2~3种药物联用为宜。

慢性胃炎药物治疗

1.胃黏膜保护药

胃黏膜保护剂其主要作用是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增强胃黏膜抵抗损害因素的能力。对于有反酸、胃灼热、胃痛症状及胃镜提示有黏膜糜烂出血者,可给予黏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如吉法酯、替普瑞酮、枸橼酸铋钾、铝碳酸镁制剂、瑞巴派特、硫糖铝、依卡倍特、聚普瑞锌等可改善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黏膜糜烂愈合。

(1)替普瑞酮:动物试验证明替普瑞酮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和胃黏膜病变的改善作用,可促进黏液合成和分泌的作用;通过提高前列腺素生物合成酶活性以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作用,进而增加和改善胃黏膜血流作用;还具有维持胃黏膜增生区细胞的体内平衡及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2)硫糖铝:含有8个硫酸根的蔗糖硫酸酯铝盐在酸性环境下,可解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复合离子聚合成不溶性的带负电荷的胶体,能与溃疡或炎症处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渗出物相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于病灶表面,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损害因素进一步侵袭,促进破损黏膜的愈合;硫糖铝还具有吸附胃蛋白酶、中和胃酸、胆汁酸的作用,并能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E的合成以及吸附表皮生长因子,使之在溃疡或炎症处浓集,有利于黏膜再生。

(3)枸橼酸铋钾:在胃酸环境中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在黏膜表面,使糜烂面和溃疡灶与胃酸及胃蛋白酶隔离,对受损黏膜起到保护作用,促进受损黏膜组织的修复和愈合;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黏蛋白分泌;可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加速创面的愈合和炎症的消失,同时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杀灭作用。

(4)吉法酯:能够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修复愈合,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防止黏膜电位差低下,促进可溶性黏液分泌,增加可视黏液层厚度,增强胃黏膜屏障,扩张胃黏膜微循环,改善血流分布。

2、促胃动力药

对于饱胀不适、嗳气者可给予胃肠动力药。

(1)吗丁琳: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

(2)莫沙必利: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4 (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加胃肠道运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胃肠道症状,不影响胃酸的分泌。

3、抑酸药

慢性胃炎患者胃酸可高可低,应用抑酸药可提高胃内PH值,减轻H+对胃粘膜的损害即H+的反弥散程度,为胃粘膜的炎症修复创造有力的局部环境。

(1)H2受体拮抗剂: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均能通过竞争性拮抗组胺与H2 受体结合的作用,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具有较强的抑制胃蛋白酶分泌作用及增加胃粘膜血流里的作用。用法:西咪替丁400mg Bid;雷尼替丁150mg Bid;法莫替丁20mg Bid;尼扎替丁150mg Bid。

(2)质子泵抑制剂:PPI通过二硫键与壁细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又称质子泵)的巯基呈不可逆性的结合,生成亚磺酰胺与质子泵的复合物,从而抑制该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因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基础的及刺激后的胃酸分泌都有作用,另一方面PPI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因此对胃酸严重者或伴糜烂出血的胃炎患者,可考虑使用质子到印制剂。常用代表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一般使用标准剂量,每日一次多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的老人慢性胃炎常识,老人慢性胃炎如何治疗。大家可以多了解些,对于老人如何养胃会有帮助。还向大家介绍了有关于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胃粘膜保护药、促进胃动力药、抑制胃酸的药物。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这些药物如何使用治疗,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