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术后如何做好康复治疗
445人浏览时间:2020-08-20 14:23:03来源:黑龙江惠好医院
截肢失去肢体正常形状,归属于严重伤口,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损伤,因此截肢术后恢复尤为重要。 通过有用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战胜身心的种种障碍,提高截肢患者的自信,帮助患者顺利安装假肢,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立,早日回归社会。
心理恢复
截肢后,患者很难接受现实。 经常经历回避、承认、适应等几个阶段。 术后要及时整理患者的心理,帮助患者重建对生活的信心,更积极地投入康复训练。 另外,在使患者本人心理疏远的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训练,让家属知道康复时间和方法,对于康复的顺利开展是极其必要的。
生活指导
起床、穿衣等基本的生活问题,翻身、上下移动等,将重点放在轮椅相关的操作上。
假肢使用前的康复训练==
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做一些运动。 例如上举、上肢拉伸训练、水中运动背肌和腹肌训练、单脚站立训练等。
耐力能力训练
用手掌敲打残端,用沙袋与皮肤接触,通过使残端放置在长凳上的上半身的重心向患端移动,增加残端的耐力。
戴假肢的训练
(1)装假肢的训练:切断后,首先决定适合装假肢的时间。 如果全身状况和残肢条件允许,一般术后应尽快穿假肢。 训练内容包括装假肢方法的训练、疲劳平衡训练、步骤训练(假肢步骤训练、健肢步骤训练)、步行训练。
(2)安装永久假肢的训练
上肢假肢的训练:上肢假肢的应用训练远比下肢假肢的训练复杂而困难。 基本的训练方法是,首先训练切断者熟悉假肢和假肢控制系统,因此首先训练手的开关动作。 对于肘关节以上的高位切断,为了增加假肢·肘关节的动作训练,通常是在手的动作熟练,手带习惯使用之后进行。 上肢假肢的应用训练(饮食、化妆、更衣等日常生活动作)。 对于单侧上肢截肢患者,首先进行惯用手交换训练,原本不是惯用手的健肢成为功能性更强的手,假手主要起辅助手的作用。
下肢假肢的训练:如果没有稳定的站立平衡就不能很好地走路,在平衡的问题上,额状面与矢状面相比,额状面的平衡难以把握。 在指导臀中肌的使用方法时,掌握只在假肢外侧站立的方法是很有效果的。 对着镜子看自己用假肢走路的步态,纠正不良步态。
上一篇:脑梗塞患者平时要怎么护理?
下一篇:中风多半都是“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