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子宫内膜炎中医有方法 配合有效预防措施保健康

482人浏览时间:2019-05-20 10:11:57来源:子宫内膜炎

鉴于子宫内膜炎的医治,中西医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而西医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主要是去除病因:如因胎盘或胎膜残留引起的,可经刮宫祛除病灶;如因子宫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引起,应手术切除息肉及肌瘤;如果是带环引起的,则应及时取环;老年人发生慢性子宫内膜炎时应行诊刮术,并扩张宫颈口,以便引流通畅。治疗同时,配合口服抗生素以防重复感染。中医治疗以分型论治为主,可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具体如下: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

(1)阴虚内热型

治以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若白带色黄臭秽,则加败酱草12克,生苡仁15克,车前子15克以清热利湿止带;若心烦急躁,则加炒山栀12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以疏肝理气并清热

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若白带色黄臭秽,则加败酱草12克,生苡仁15克,车前子15克以清热利湿止带;若心烦急躁,则加炒山栀12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以疏肝理气并清热。

(2)瘀血阻滞型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赤芍12克、柴胡10克、川牛膝12克、枳壳10克、生地12克,若小腹疼痛明显,加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香附10克以活血行气止痛。

(3)湿热内阻型

治以清热利湿兼活血化瘀。方用四妙丸和桃仁红花煎。

处方:黄柏10克、生薏仁2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败酱草12克、红藤12克、生甘草10克、若月经淋漓不断,色红,可加益母草10克,茜草15克,侧柏叶12克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带下量多色黄者,加车前子(包煎)20克,泽泻15克以清利湿热。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炎?

根据检查予以治疗

作为孕妇,产前应该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接受孕期卫生指导,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患,增强体质;流产前、产前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及时发现生殖道急、慢性炎症并予以治疗,防止流产后或产后细菌上行感染。

卫生预防

产后或流产手术后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不洁卫生纸巾,卫生巾及时更换,并且禁止房事;一般妇女平时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阴道有出血时绝对禁止房事。

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流产手术或分娩

手术时或接生时消毒不严格是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应予以重视。

孕妇加强预防

除了上述孕妇要进行妇科检查之外,作为孕妇,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产后注意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在恶露未排净时多取半卧位,以便于恶露的排出。产妇是患者,不要因为产后或发热而紧闭门户,应该保持居室温暖通风,空气清新,同时不要衣着过厚,以防汗出过多,着装被褥应该温凉适宜。

感染后的保健

同时卧床休息,宜取半卧位,以使炎性渗出物局限在盆腔下部,并有利于恶露的排出;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洗外阴并更换内裤,防止重复感染;在饮食调养方面要多饮水,进食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饮食;患病期间禁行房事。

中医针对疾病的医治,都是论治型治疗方法,根据这一点可以进行更有效的科学防治,确保患者的健康。而在治疗的同时,子宫内膜炎患者千万要记住其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特别是孕妇患者要格外注意,做到根据检查予以治疗、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流产手术或分娩、感染后的保健等,这些对于病情的恢复都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更有效的保障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