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性功血的四种不同止血方法
549人浏览时间:2019-04-28 10:13:10来源:功血
对于功血,要做的前提就是止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健康。那么,对于此类型中的中无排卵性功血,如何做好止血呢?它又是怎样的症状特征呢?其实,当无排卵型功血出现时,常常伴有贫血症状,因此失血严重时应予以输血,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上应有所不同。对青春期妇女以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为主,促使卵巢功能的恢复及排卵。对更年期妇女主要是在止血后,设法调整月经周期,防止出血过多过频,使能顺利渡过此期而进入绝经期。以下是无排卵型功血的止血方法:
止血方法一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刮宫”止血的方法,刮宫是一种小手术,可在门诊进行,一般使用局部麻醉。在消毒情况下,医生用小刮匙伸入宫腔搔刮,用机械的方法让增殖的子宫内膜迅速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痛苦,但止血快、安全、效果一般可靠。更重要的是可收集刮出的子宫内膜送到病理科化验,可了解有无息肉、肿瘤等其他疾病,有明确诊断的价值。因此对于已婚,不规则出血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者,都应采用刮宫止血。但如果近期内已刮过宫,病理化验未见器质性疾病者,也不必多次反复刮宫。刮宫后一般出血立即减少,约一周内完全停止。一般需休息7天左右再上班。
止血方法二
对未婚患者尽量不考虑刮宫,或改用“药物刮宫”的方法。“药物刮宫”是针对无排卵功血患者体内缺乏孕激素影响的病理生理改变,给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每日20毫克,共3天,内膜转变为分泌相。然后停药,造成人为的血孕激素水平下降。这时内膜规则剥脱而出血,称为“撤退性出血”,这种出血与一次月经出血相仿,持续7天左右,有时量也很多,这是预料之中及不可避免的。因此用黄体酮前必须向患者说明,止血效果要在撤退出血停止后才出现,以免患者误认为治疗失败而另找他处就医或改服其他激素导致用药紊乱。
为了减少撤退性出血的量,可在肌肉注射黄体酮时,同时注射丙酸睾酮(一种雄性激素制剂),每日25—50毫克,共3天。如果血量仍然很多,则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K、止血敏、维生素C、止血芳酸等一般止血药,甚者可以输葡萄糖液、输血。撤退出血时不应再用雌、孕激素制剂。
止血方法三
如果年轻尚未结婚的功血患者因失血过多,或由于其它问题造成了严重贫血(血色素<70克/升),当时尚不能采用刮宫手术,又不能接受上面介绍的“药物刮宫”后引起的撤退性再失血,这时应怎样处理呢?
这样的患者应该住院治疗。上面介绍的一般止血药物及支持疗法皆应用上。医生给予肌内注射大剂量苯甲酸雌二醇(因剂量大,口服时易有恶心、呕吐反应),每日2—3次。根据流血量的变化,可再增减剂量。患者或家属应将所用的会阴垫都保留在一个塑料袋里,让医生亲自过目后再扔掉。剂量恰当时,流血应渐减少,2—3天起,医生要逐渐减少苯甲酸雌二醇的用量,约20天后,再次用黄体酮行药物刮宫止血。在用苯甲酸雌二醇的20天内,要积极地通过服铁剂加强营养,或输血,使血色素上升至80—90克/升,能经受撤退性出血时的失血。
由此可见,先使内膜生长,然后使内膜脱落,仅是权宜之计。采用这种方法止血时,患者应严格按医嘱用药。若随便停用或忘记用1—2天,中途会造成再出血而使治疗失败。
止血方法四
刮取子宫内膜或宫腔内容物的手术。妇产科常做的小手术。分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及治疗性刮宫两类。
①诊刮又分一般诊刮和分段诊刮。一般诊刮,适用于内分泌异常需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对性激素的反应、有无排卵、有无结核等症。分段诊刮指操作时先刮颈管再刮宫腔,将刮出物分别送病理检查,适用于诊断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其他子宫恶性肿瘤,并可了解癌灶范围。
②治疗性刮宫有吸刮及钳刮之分。吸刮是用负压吸管吸出宫腔内容物,钳刮是用卵圆钳钳取宫腔内容物,而后再行刮宫。治疗性刮宫的适应症有: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孕3个月以内用吸刮术,3个月以上及引产后清除宫腔残存物用钳刮术;不全流产、难免流产、过期流产、胎盘滞留、葡萄胎等需排空宫腔者。禁忌症有急性生殖道及盆腔炎症、滴虫及霉菌性阴道炎,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注意事项:掌握好适应症,不同疾病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术式。医生技术要娴熟以避免各种不应发生的并发症,如子宫穿孔、大出血、刮宫不全损伤及术后宫腔粘连、感染等。
本文介绍的这四种止血方法是医治无排卵性功血的好选择,只要患者朋友们根据自身的实际病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帮助缓解恢复,实现美好幸福生活。如果你现在正受无排卵性功血的疾病困扰,那就赶紧行动,结合本文介绍的这些止血方法,快速的帮助自己缓解病情,实现健康恢复的可能。
下一篇:功血是怎么回事?有何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