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诊断和治疗?
466人浏览时间:2019-04-19 18:15:21来源:中耳炎
说起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很多人都不熟悉,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耳部疾病。其实,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亦是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儿童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并发症和后遗症多。可见其带来的危害性极大,需要谨慎对待,一旦发现就要及早医治,以确保患者的自身健康。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婴幼儿不惧陈诉病痛的能力,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搔耳、摇头、哭闹不安。全身症状较重,发热,常伴有消化道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由于2岁以内小儿的岩鳞缝尚未闭合,中耳粘膜与硬脑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管联系,故中耳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影响邻近硬脑膜,出现脑膜刺激征。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
耳镜检查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捶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 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穿孔一般开始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情节外耳导后,方见穿孔处有搏动亮点,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溶溃,形成大穿孔。
耳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听力检查 多为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为其治疗原则。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规模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注意休息,疏通大便。全身症状重者给以补液等支持疗法。小儿鼓膜较厚,不易穿孔,为避免感染蔓延至颅内必要时可考虑鼓膜切开术,通畅引流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若出现乳突气房融溃积脓时,应及时行乳突切开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病变侵及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造成不可逆损伤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需要待患儿咽鼓管功能改善后手术治疗。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不妨结合身边孩子的发病症状,做出科学的诊断,如果确定是患上此类疾病,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病症,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快速缓解,实现健康恢复。除此,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还应做好相关护理,以做到切实保障个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