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怎么办?中医三大方法助其快速缓解
479人浏览时间:2019-04-19 16:36:07来源:痛经
现在,很多女性都有痛经的状况,出现此类疾病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医治,很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做好科学治疗很是关键。那么,目前临床医学上有怎样针对女性痛经的治疗方法呢?中医根据此推出了三种最有效的缓解痛经方法。本文对此做出了详细介绍分析,有兴趣的话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医绝技之按摩
不少女性“大姨妈”来的时候都有痛经的经历,有些女性痛经的时候甚至只能靠吃止痛药来缓解,虽然治标不治本,但却成了一种习惯。中医提醒您,与其用药止痛,不如按摩以下几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效果。
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治中医师叶康介绍说,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对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此外还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合理饮食,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中医绝技之药膳
很多女性都非常的苦恼因为大姨妈来的时候总是会带来很多惊喜,所以工作就会很不顺心,根据有关专家的解释,出现月经量太多的问题可以选择喝中药,例如下面的这三款药膳:
乌梅饮
乌梅15克,红糖适量,将乌梅,红糖加一碗水煎至半碗左右,饮服,于经前3天每日1剂,连服5天,本品收敛补血,适用于月经过多的患者。
大枣黑木耳粥
大枣5枚,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黑木耳用凉水浸泡约一个小时后洗净,大枣洗净,与洗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选择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调入冰糖即可,月经前一天服1剂,连服5~10剂,本品补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的患者。
阿胶黑糯米粥
阿胶30克,黑糯米100克,将黑糯米洗净,加适量水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阿胶,待其溶化后,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服5天,本品滋阴补血,养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及瘀血者忌用阿胶。
中医绝技之刮痧
有的“大姨妈”来的时候会经常提前,甚至提前7天以上,并非偶然1次,而是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这种“大姨妈”一般分为两个类型:血热内扰和气不摄血。
血热内扰这种类型的“大姨妈”特点是前期量多,色紫红,质黏稠,容易感到口渴,小便黄。可以选择三阴交、血海、行间、地机、期门等穴位及周边区域进行刮痧。刮拭顺序为先刮胁部期门,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然后刮足背部行间。刮拭方法一般用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
先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间,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再刮下肢内侧血海穴经地机穴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后重刮足背部行间,用刮板角部刮,30次,出痧。
气不摄血这种类型的“大姨妈”特点是量多色淡、质稀,小腹有空坠感,神疲懒言。可以选择睥俞、胃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及周边区域进行刮痧。刮拭顺序是先刮背部睥俞至胃俞,然后刮腹部气海,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刮拭方法一般用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
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穴,从脾俞穴一直到胃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气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用刮板角部,30次,可不出痧。
中医推出的这三大方法,对于女性痛经医治有着很好的疗效,只要患者结合自身的实际病症,选择最佳的那一种,就能帮助快速缓解痛经,实现健康恢复。如果你现在正受痛经的困扰,不妨试试本文提到的这些中医医治方案,或许能够为你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让你轻松摆脱痛经烦恼,享受健康的经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