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为什么要迈开腿 如何掌握运动的时机
469人浏览时间:2019-12-25 13:43:17来源:糖尿病
糖尿病虽然是需要长期的治疗,但是经过血糖的控制,对于寿命来说,还是可以存活。不像癌症的问题,对于健康的损害是很多的。作为糖尿病患者,大家在平时做好控糖是控制疾病的重点。那么,糖友为什么要迈开腿,具体的好处是哪些呢?如何掌握运动的好时机呢?下面大家一起看看吧。
糖友为什么要迈开腿?
运动的好处大家要知道,运动能让细胞对胰岛素敏感,促进糖的利用。肌肉发达更利于糖尿病的利用,体内脂肪少了,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注意保持运动之前,需要做好正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开始运动时,首先应咨询内分泌科专家,年龄超过35岁,病程超过10年,有冠心病、高血压或者合并其他并发症,只要具备以上其中一项,就应该请医生做系统的身体检查,然后才制定运动计划。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原则要遵循“16字原则”:量力而行、适度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做运动,比如年龄在70岁以下,无严重并发症,并注意控制饮食的条件下,一天的运动量消耗在300千卡左右为宜。
糖友“迈腿”应适度
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治疗时必须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掌握好运动的“时机”、运动的“度”和运动的“节奏”。
1、运动的“时机”:有人担心运动时机掌握不当会诱发低血糖,实际上这不应成为糖尿病患者参加运动锻炼的障碍。但患者在锻炼时应注意时机,不要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做运动锻炼。用药期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可能会有低血糖的症状,若减少用药量,上述症状消失血糖稳定,则应认为是运动增加降糖疗效。为了做到有备无患,在运动时,身上可备几块糖果,以便应急。
2、运动的“项目”:糖尿病患者可根据病情、年龄与爱好,选择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广播操、太极拳、爬坡、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非剧烈或非对抗性的运动。
3、运动的“度”:糖尿病患者毕竟不同于健康人,参加运动锻炼时必须注意掌握好分寸。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使运动治疗达到“火候”。运动时间的掌握极为重要,既不能运动时间过短,也不能运动时间过长,否则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生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运动开始的5~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时间20~30分钟,降血糖的作用最佳,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度。
4、运动的“节奏”: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知道为什么要经常的运动,做好这些对大家的健康是非常的重要,也是需要大家重视的。平时大家要做好控糖,就需要通过运动,加上食疗的配合,对于健康的呵护是很不错的方法。希望大家在运动的时候,做好这些改善,对于病情的恢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