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了解双向情感障碍的危害
434人浏览时间:2019-06-24 08:57:12来源:广州精神病医院
双向情感障碍
一般来说,它指的是一种情绪障碍,它既有厌食症的发作,也有轻度的紊乱,也有抑郁症的发作。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对成人危害严重。通常发生在成年早期。该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更为突出,遗传力高达85%。如果一个父母有双相情感障碍,如果两个父母都有I型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概率为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心理社会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的典型表现是:心情愉快或容易发脾气,说话增多,健谈,自我感觉良好,自信膨胀,活动增加,精力旺盛,多管闲事,多谋划策,但有蛇头,挥霍或鲁莽行为,睡眠需要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症:抑郁,对未来悲观,缺乏快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乐趣,兴趣减退或缺乏,即对事物的任何或两种兴趣也变得无味,自我评价下降,感觉自己不如他人好,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责,认为自己已经成为别人的负担,难以集中精力,自我感觉丧失,自我评价的丧失,自我批评的丧失,自我内疚的缺失,甚至自我内疚。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失去精力总是感觉虚弱,对大脑的反应缓慢,自杀的想法或行为。
现状分析表明,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发病率高等特点。该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在15-44岁的人中,双相情感障碍是全球第六个致残原因。本病临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许多患者面临抑郁症的慢性延迟、频繁相位倒置、突然相位倒置等问题。
为了提高识别率,家庭成员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为5-10年。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被诊断患有至少10年或以上的双相情感障碍,其中60%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有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大多数研究表明,与单相抑郁症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频率较高,出现非典型症状的概率较高,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精神病症状发生率高和常见病。两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危险因素之一。导致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躁郁症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症来说,抑郁通常被患者缓解,或者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轻躁症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并且具有自我协调的心理状态。因此,轻躁症患者很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仔细观察家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降低误诊率,提高认识率,临床医生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也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那么,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首先,在第一次抑郁后,患者应更加注意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言语的数量、与他人的交流、内心的体验和言语的内容。他们应该尽jiu大的努力回忆一下病人是几天内感到快乐,还是发现自己的脾气有了变化,还是变得勤奋,还是与过去相比害羞而健谈。牛,不觉得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降低,创造力提高,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医生详细介绍。
此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易用的测试量表,并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筛选,有助于早期识别和警惕。例如:32个低躁狂症状列表。
症状缓解后是否有必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需要多长时间?精神病治疗应以病人为中心,考虑到短期症状控制和病人的目标是重返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维持治疗可以减少复发频率,延长间歇期。治疗时间越长,复发风险越低。那么需要多长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病情发作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长短等。双相情感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90%的双相情感障碍在躁狂发作后复发。第一年的躁狂复发率为51%,2年后复发率为23%,4年后复发率为28%。即使经过维持治疗,37%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发病后一年内复发,5年内复发率为73%。对于抑郁症,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获得恢复,一年的复发率为33%,如果恢复两次,一年的复发率为50%,如果在三次治疗后达到缓解,那么高达50%的患者将在半年内复发。根据以上情况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权衡风险效益比。因此,如果服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不明显,应在定期检测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血药浓度等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尽可能长时间保持服药,国外一些文献主张,应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应该无限期地维持这项法令。保持。能否长期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支持不容忽视。
上一篇:广州如何调理躁狂症的方法
下一篇:广州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