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儿会出现便血?该如何治疗?
462人浏览时间:2019-06-18 15:42:49来源:便血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意义相信已经都人尽皆知了,便血发生在很多孩子的身上,这也让更多的家庭出现了烦恼的事情,但是小儿便血和大人的治疗方法还是有所差异的,因此为什么小儿会出现便血?该如何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从小儿便血的原因查起,看看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小儿便血。找出病因,才能为下一步的治疗做出更加准确的方案。
小儿便血的原因:
1、肛裂。肛裂这种情况多发生于2岁左右的婴幼儿。肛裂所引起的便血特点为小儿的肛门有少量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感、哭闹不安、大便干硬等。引起肛裂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肛门狭窄、排干硬大便时撕裂肛门以及肛门有损伤或感染。
2、直肠息肉。直肠息肉这种情况多见于3~6岁的小儿。直肠息肉所引起的便血特点为小儿排便终了时出现少量鲜血,且不与粪便混杂在一起。息肉通常长在肠壁的黏膜上,就像一个带蒂的肉疙瘩,如黄豆或蚕豆大小。位置较低的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就像一个红色的“肉球”。若小儿为单发性直肠息肉,可采用手术摘除而治愈;若为多个息肉,则要分次进行手术摘除。
3、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所引起的便血特点为小儿排出的粪便呈赤豆汤、洗肉水样,有腥臭味,且伴有高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出现休克。血常规检查的细胞计数明显增多。
小儿便血怎么治疗:
小儿患上便血的治疗时候还要注意保暖应适当,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受凉,给宝宝穿得较厚,这样孩子就可能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丢失增多,也会加重大便干燥。
小儿便血患者多吃蔬菜等粗纤维的食物,以帮助肠道蠕动,软化大便。例如芹菜、青菜、红薯、南瓜、山药等。
给小儿便血的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多喝白开水,如果是较大的孩子,也可以喝稀释过的新鲜水果汁。
小儿便血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定时让孩子大便,对于一些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宝宝,由于大便干燥引起大便时肛门疼痛等不适,孩子可能就比较害怕拉大便,有便意时也可能憋着不拉,时间一长大便会更干燥,孩子更不敢拉,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较大可以吃辅食的宝宝可适当吃一些油脂类的食物,以便帮助润肠、并促进肠道蠕动。
听完了上面分析的小儿便血的原因,其实这主要都是因为小儿的身体出现了健康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要及时重视小儿便血的问题,及时的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正规的儿科检查,得到医生的建议,另外在平时的饮食当中多加注意,帮助孩子补充水分,平时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