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原则是怎样的?

452人浏览时间:2019-06-13 12:58:17来源:中耳炎

作为耳部疾病中的一种,分泌性中耳炎很是常见,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的增加,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针对此类疾病患者们一定要做好科学的防范,有效的医治才是健康的最佳保障。那么,对于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人来说,如何做好该类疾病的医治呢?需要遵循怎样的诊疗原则呢?本文对此做出了详细分析,有兴趣的话一起去看看吧。

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原则: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非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冬春季节,成人、儿童均可发病,为儿童致聋的常见病因之一。分泌性中耳炎有急、慢性之分。

1、临床表现:

⑴病史:急性者多有近期感冒史或鼻部、鼻咽部炎症史,慢性者可由急性者未得到恰当的治疗,或由急性者反复发作转化而来,也可因鼻腔、鼻咽部的病变影响咽鼓管功能引起的。

⑵症状:听力下降、耳闷或堵塞感,按捺耳屏或捏鼻鼓气后可暂时缓解,急性起病时可伴有耳痛,低调耳鸣或当气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时有气过水声。

⑶ 体征:鼓膜内陷(光锥消失或变形)。鼓室积液,鼓膜可成淡黄色、琥珀色或见液平线。鼓膜活动受限。

2、辅助检查:

⑴听力检查:

纯音测听-呈传导性聋。

声导抗-鼓室压曲线呈平坦型或负压型。

⑵鼻咽部检查:除外腺样体肥大及鼻咽部肿瘤。

治疗原则: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功能,病因治疗。

3、病因治疗:

⑴全身治疗,包括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抗过敏。

⑵治疗鼻腔、鼻咽部疾患,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畅。

4、清除中耳积液,根据病情可选以下方法:

⑴鼓膜穿刺;

⑵鼓膜激光打孔;

⑶鼓膜切开;

⑷鼓室置管;

⑸鼓室探查术。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就要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进行合理的检查诊断,以确定其病因,进而有效的进行科学性针对防治,确保患者的最佳健康。如果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还有其他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登录久久健康网,那里有关于此类疾病的更多信息,能够为你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