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小儿中耳炎?如何科学饮食?
466人浏览时间:2019-06-10 16:22:55来源:中耳炎
中耳炎想必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中耳炎的发生其实是部分年龄的,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容易发生。洗澡、洗头的时候,耳朵不慎进水的话,就会让中耳炎发生的几率增加,那么如何判断小儿中耳炎?如何科学饮食?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确定中耳炎的发生,如果你想要知道的话,我们可以仔细的看看下面的介绍。另外,从饮食方面进行改善和科学调理,更加有益健康。
如何判断小儿中耳炎?
一般来说,婴儿远较成人易患耳疾。因婴幼儿的咽鼓管尚未发育成熟,咽鼓管仅为成年人的一半长,而且管径粗,位置较水平,管口常呈开放状。因此,鼻咽部细菌及分泌物容易经过此管进入中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患儿表现为耳朵疼痛,早期啼哭不止,并经常用手抓耳,伴发热、拒奶等症状。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见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儿听力减退。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对于急性中耳炎,应该防患于未然。例如,对人工哺养的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要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若用奶瓶喂奶,不能让婴儿平躺仰卧,应该先把婴儿抱起来放在膝上,然后将其头部斜枕在自己的左臂上,再用右手拿着奶瓶喂奶。喂奶速度也不宜太快、太猛,当婴儿哭闹时应暂时停喂奶,以免咳呛将牛奶喷入咽鼓管。
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特别在夜间喂奶时,应尽量抱起婴儿,防止因婴儿头部位置过低,其口含的剩余奶汁在熟睡后流入咽鼓管内而引起炎症。有的母亲白天工作劳累,夜间斜躺在床上喂奶,有时婴儿还在吃奶而她却睡着了,这时奶汁可以顺着婴儿的脸流入外耳道内引起炎症。正确的喂奶方法是:抱起婴儿喂奶,喂完后轻拍婴儿背部2—5分钟。治疗急性中耳炎,可以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患耳用3%双氧水充分清洗,若鼓膜未穿孔可滴2.5%氯霉素甘油,鼓膜穿孔可滴0.5%金霉素溶液。同时还应注意改善和保持鼻腔和咽鼓管的畅通。
小儿中耳炎饮食禁忌:
儿童及婴儿因为抵抗力低下,常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因咽鼓管短、平、宽,极易将感染传入中耳腔,从而出现耳痛等不适,导致中耳粘膜发炎。那么,儿童在患病其中有哪些饮食禁忌需要家长注意呢?
1、肉桂
肉桂易上火,中耳炎患者忌食。
2、辣椒
辣椒属于辛辣食品,可使内热加重,食用后会使病情加重。
3、花椒
花椒属刺激性的食物,食用后会加重病情,故不宜食用。
4、牛肉
牛肉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使中耳炎的症状加重。
5、肥肉
肥肉易聚湿生痰,助热化火,可使体内湿热内盛,中耳炎症状加深。
当你听完了上面介绍的小儿中耳炎饮食禁忌,你对于日常的中耳炎护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想要更好的解决中耳炎的问题,不光要介绍正确的治疗,还应该从饮食方面做好规划,当然不能吃的食物是坚决不能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牛肉、花椒、辣椒等食物千万不要去触碰。
下一篇: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原则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