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便血如何区分?怎么预防?
501人浏览时间:2019-06-12 17:19:41来源:便血
人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了很多,大家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但是你知道吗?很多人就是因此耽误了自身的健康,便血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到底这是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呢?有些并不是真正的便血,而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真假便血如何区分?怎么预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真的学习更多的方法,仔细的区分两者,为健康做出更多的努力。
临床上,便血被很多专家称之为肛肠疾病的“红色预警”,这个词暗含了便血的严重性。据不完全统计,近六成的肛肠患者被便血“算计”过,多是将其他肛肠疾病误认为痔疮,常见的便血患者容易将肛裂当成痔疮,自身对痔疮重视程度不够,致使轻度肛裂发展成为陈旧性肛裂,甚至出现肛门狭窄等后遗症。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导致便血的疾病是大是小,患者都要引起重视,长期便血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导致接受肛肠病的治疗周期延长。
血便怎么回事?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但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便血伴有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假便血
假的便血是因为吃了某些食物和药物后会引起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吃了猪肝、动物血、蕃茄、甜 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有时口腔或鼻腔内出血咽下后也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这些就是假性便血,停用药物和食物后,"血便"就会消失。
真便血
对于真的便血是指肛肠疾病引发的便血,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甚至是直肠癌等都会出现大便出血的症状,因此,我们应给予重视。
如何预防便血?
久病成疾,所以日常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如何避免便血情况的发生,让女性生活更加健康,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辛辣的食物,对于油炸煎炒的等不易消化或者是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食用。相反要多吃含食物纤维多的水果蔬菜。建议每天食用有润肠通便功效的蜂蜜。
2.切忌久坐或者是久站不动,要经常活动下身体,不要保持同一个姿势过久,造成身体疲劳,骨骼疼痛。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换洗内裤,清洁阴部,大便后用清水或者是干净无染的纸擦拭肛门。
4.保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不要过分劳累,要作息规律。
5.便血期间忌用活血药物,避免流血不止。对于便秘症状,可以早餐空腹饮用盐水或者是蜂蜜水,适当配合润肠通便茶进行调节。
人们生病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很多都是因为日常生活当中一些不好的习惯养成的,如果你想要自己不被便血的问题烦恼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个人的卫生,尤其是女性,经常的清洗和更换内裤是有必要的,同时工作和生活再忙也要注意按时休息,让你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