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是怎样的?
445人浏览时间:2019-05-25 09:29:42来源:脂肪肝
提到脂肪肝,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与肥胖有关,肥胖型脂肪肝也是由此来的。这种说法也对,但是存在片面性,肥胖会导致脂肪肝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能说所有肥胖的人都会患脂肪肝,它们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必然关系。如果由于肥胖造成脂肪肝的出现,一定要做好及时有效的防治,进而把健康危害降低最小,最大化的保障个人健康。具体详情介绍如下:
肥胖性脂肪肝形成之原因,有人认为是食物中含有高热量碳水化合物所致,并不是脂肪过高或蛋白质饮食缺乏所致。脂肪肝可伴有肝细胞坏死,形成脂肪肝性肝炎,即使是某些非酗酒女性的病患,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脂肪肝性肝炎之发生率及程度与肥胖程度有一致性相关,肥胖程度高的,其脂肪肝性肝炎发生率及程度较高。重度肥胖有肝脂肪变性者,其肝纤维化发生率相对较高。
肥胖的人多合并有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肌肉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也就随之下降,以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葡萄糖不断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肝脏在胰岛的作用下,以葡萄糖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大量的三酰甘油,发生内源性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脂肪肝的成因及诊断:
(1)暴饮暴食,嗜好肥甘油腻食物 即平时有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
(2)体重超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
(3)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疲乏无力、肝区不适、胀满,甚至隐痛、胃纳不佳,颜面痤疮等。
(4)实验室检查 轻度肥胖性脂肪肝的肝功能检查,可无任何异常;中、重度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升高,ALT/AST比值大于1;球蛋白比例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失调;血清磷酸酶水平升高、多数患者伴有血脂升高(尤其是三酰甘油升高),是脂肪肝的特征表现,或伴高胆固醇。
(5)B超检查肝脏B型超声波检查,可见脂肪肝图像,即:肝区强回声,肝肾辉区对比下降,肝内脉管硬化,胆囊壁消失。
预防由于肥胖性脂肪肝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较大,故预防更显得重要。
①强调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应重视预防,如母亲妊娠期应合理饮食,防止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避免胎儿过度肥胖。
②婴幼儿期孩子对饮食缺少控制能力,需要父母加以帮助,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糖果、糕点等甜品,不暴饮暴食,并培养爱好运动的习惯。
③青春期发胖者相对少见,但应注意一些疾病的肥胖(如I型糖尿病、垂体功能障碍等),一旦发现体重异常增加,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④中年期人群易发胖,故科学的饮食结构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热量进出平衡,有助于防止肥胖及脂肪肝的发生。
⑤老年期人群除注意单纯性肥胖外,还应注意各种疾病继发所致的肥胖。
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
①祛除病因,即减轻体重,也就是常说的“减肥”。
②治疗因脂肪肝带来的肝功能损害,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三个方面。肥胖合并脂肪肝者的饮食要合理;运动方式应以腹部运动为主(如腹部按摩、仰卧起坐等),也可选择慢跑、打球游泳等,其目的在于消耗多余的热量、减轻体重,贵在持之以恒,切忌“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药物治疗可酌情选用降三酰甘油及胆固醇的药物。
③去除不良习惯,注意饮食外,必要时应介入药物进行治疗,降脂保肝,增强肝功能,有效促进脂肪代谢。
④每天记录自己的进食时间、进食数量、进食种类等,一日三餐是否正常有规律。记录每天活动情况,例如何时入睡(包括午睡时间)和起床,何时做伸展运动和体操,利用什么交通工具上下班,饭后做些什么事等,并争取做到每日起床后、早饭后、晚饭后及睡眠前4次测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因为肥胖造成脂肪肝的比例程度在不断的增加,要想更好的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就要做到良好的防护,有效的做到控制体重,进而减少脂肪肝疾病的出现率,确保更多人的健康。如果不幸患上肥胖性脂肪肝,就要做好良好的科学防护,进而最有效的保障患者健康,实现最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