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的微创治疗时代

409人浏览时间:2021-10-26 09:19:45来源: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提及疝气,济南人称“小肠气”,多数人并不陌生,但疝气究竟是怎么回事?疝气有何危害?该如何治疗?很多人并没有正确的认知。

疝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早期症状轻微,对生活影响不大,很多患者便不以为然,能拖就拖,但越拖,疝气越大,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疝气与所有疾病一样,越早治疗,预后越好。现阶段治疗疝气已经进入微创时代,通过腹腔镜微创治疗,治疗后两三天便可出院,并且避免了传统手术方式带来的高复发率。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张旭魁主任介绍说,接收的疝气患者高龄、超高龄患者较多,80岁以上占到三分之一,许多患者伴有心肌梗死、脑栓塞、脑出血、中风后遗症,但由于微创腹腔镜带来的创伤很小,术后患者都恢复顺利,并发症极少,疗效都非常理想。其中一位患者85岁高龄,腹壁缺损较大,手术仅用30分钟就顺利完成,算上麻醉时间,总共一个多小时。术后患者恢复非常顺利。老人出院时说:我这个年纪能够做手术而且恢复这么好,此前是没有想到的。

  “疝气的治疗,关键是能够正确认识这种疾病。”张旭魁主任介绍说,疝气的诊断不困难,一旦诊断疝气,该病无法自愈,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受损部位会越变越大,有可能造成嵌顿及肠坏死,甚至会危及生命。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办法,微创腹腔镜技术有着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和更低的复发。张旭魁主任曾经接诊过疝气嵌顿导致肠坏死的患者,患者足足住院治疗了两个多月,其实如果能够及早就诊治疗,住院几天就能解决问题。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高,腹壁强度慢慢变弱,在长期咳嗽、打喷嚏、用力过度时很容易出现疝气。因此,疝气好发于老年男性人群。此外,腹部过胖、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也是疝气的诱因。张旭魁主任强调说,疝是内脏组织通过缺损突出腹壁,不是气,是我们的脏器,没有任何药物能够促使我们自身组织生长,封闭住腹壁缺损,所以说吃药治疗疝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腹股沟疝脱出的脏器以小肠居多,站立时明显,平躺后消失,初期偶有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等不适症状,因此人们很容易忽视疝的治疗。随着脱出物逐渐增大,症状也会逐渐加重,一旦脱出物发生嵌顿,很容易发生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甚至危及生命。同时,疝越大,手术难度越大,术后的复发率也会随之增大。特别是老年患者,身体条件弱,拖得越久,治疗难度、治疗费用、手术风险都会增加。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佩戴疝带,从体表压迫,封堵腹壁缺损,只是权宜之计,疝还是会突出变大,并且更容易嵌顿。“手术是目前根治疝气的唯一可靠方法。”张旭魁主任介绍,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目前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为疝气治疗的最佳手段。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近年来积极致力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腹股沟疝,让广大患者以最小的创伤、最快的恢复速度治疗疝气。据了解,腹腔镜微创治疗疝气,手术仅需2个5mm和1个10mm的小孔就能完成手术(双侧腹股沟疝气手术也仅需此3个切口),避免了以往开放手术约6~200px的手术切口,真正实现了手术的微创化和精准化。手术的适应症较宽,复发率极低,同时也减轻了患者术后刀口疼痛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张旭魁主任指出,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的疗效和优势显而易见,但目前国内仅有5%的疝气患者能够接受此项手术。究其原因,一是掌握这种技术的医院和医生还不够多,技术还不够普及;二是患者对于疝气治疗缺乏足够的了解,并不知道还有这种先进的治疗手段。

张旭魁主任指出,现在有一种“不吃药不开刀,打一针治疝气”的广告,就是采用局部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疝气,这种做法不可取,复发率非常高。硬化剂在体内,还会引起广泛粘连,可能造成腹壁组织坏死,甚至肠道梗阻,同时也给正规手术治疗带来巨大困难,治疗费用和风险大大增加,最终还是要进行手术治疗,且硬化剂会导致男性睾丸动脉、输精管粘连,影响生殖系统健康,甚至引起不育症。

现在许多患者偏听偏信、盲目治疗的惨痛经历非常多,许多病人因为医学知识的匮乏导致对疾病认识不够深入,盲目治疗,引起严重后果。对此,张旭魁主任提倡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