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降低肝癌风险?3种方法很可靠
496人浏览时间:2019-05-07 16:11:40来源:肝癌
肝癌的危害性实在之大,如果不能很好的预防,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将会是一个巨大的伤害,而且如果不能更好医治的话,会危及生活,因此人们都迫切的想与此类疾病划定明确的界限,不想与此有任何的交集。要知道,正确预防肝癌需要做好三大点,一是减少食用加工肉类产品;二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三是改善生活习惯。只要做好这几点,肝癌就能很好的远离我们,让更多的人享有健康、美好生活。
1、减少食用加工肉类产品
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正式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类为风险等级最高的致癌物,新鲜牛羊肉等红肉为“第二等级”潜在致癌物。
红肉及加工肉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血红素铁、杂环胺和亚硝酸等,这些物质均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脂肪通过增加机体的胰岛素抵抗而使患肝癌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因亚铁被还原时产生活性氧化合物,而被认为是一种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物质。
加工肉制品主要指添加防腐剂保藏或者通过烟、腌制或盐渍以及煎炸烤等方式加工的肉,主要包括火腿、香肠、熏肉,培根、午餐肉等,各种肉制品中均含有较高的亚硝胺。
另外,烟熏肉在制作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叫作苯并芘的物质,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将烟熏食品再烧烤、油煎等都会使食品中苯并芘含量进一步增高。因此,经过腌制、熏制的食品以蒸食为好,切忌再进行烧烤或煎炸。
而相较之下,白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较少的胆固醇而被认为是预防肝癌发生的一种保护因素。
其主要机制包括以下两点:
1)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2)在鱼肉中含有较高剂量的硒元素,而硒元素被证实具有抗癌作用。
EIPC研发现,每天摄入20 g鱼肉或其他白肉(如家禽类)可使肝癌发病率降低16%,其中精益鱼类、多脂鱼类和甲壳类摄入均可显着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
这并不意味着新鲜红肉与加工肉一定不能吃,关键在于控制量,而为了降低肝癌的患病风险,需要控制红肉及肉制品摄入,而更多的摄入白肉,包括鸟类(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研究发现大量摄入蔬菜及水果具有防癌作用,是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
日本公共卫生中心发现,绿色多叶蔬菜(如菠菜)的大量摄入可降低肝癌患病风险。
番茄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每日摄入番茄红素可显着减低肝癌发病率。
蘑菇可通过降低黄曲霉素的毒性及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而达到抑癌作用。
红莓和葡萄的食用激活体内的TGF受体因而也具有潜在的防癌作用。
富含维生素类的水果和蔬菜对原发肝癌有保护作用,特别是柑桔类水果。维生素A能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系统,维生素C可抑制内源性亚硝胺合成及抑制组织细胞对致癌化合物的转化,所以富含纤维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对肿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另外,绿茶中含有儿茶酚,儿茶酚可以通过减少肠内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阻止脂肪的变性,同时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喝绿茶超过30 年的人群发生肝癌的风险显着降低。
3、改善生活习惯
如今,很多人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但是熬夜最容易导致肝病。
其原因是,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还会加重病情。
美国睡眠协会争家尼尔·柯林教授表示,“晚睡族”应尽量调整作息时间,最好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每晚睡够7~8小时,以便让肝脏有效排毒,保证全身健康。
过度饮酒会降低肝脏自净能力,甚至酒精中毒,长期可诱发酒精性肝硬化。
欧洲肝脏研究协会专家丹尼尔·帕节迪博表示,早上起床之后尽快排尿,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
要想更好的远离肝癌就要做好本文提到的这三点,如果你现在正在做这种有损于身体健康的事,请做好及时的调整,以做到全面的保障个人健康,这样才能有效的远离各种疾病,拥有最健康,最幸福的美好生活。如果不幸患上肝癌,也不用担心,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采取有效的方法医治,就能很好的帮助缓解,减轻病痛,实现最大化的健康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