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和预防措施

476人浏览时间:2019-05-04 08:56:47来源:疾病大全

近年来,由于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婴幼儿手足口病,要知道此类疾病存在的危害性很大,只有正确有效的医治,才能帮助恢复健康。而手足口病在出现时,患者会表现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这就需要家长们帮助孩子做好科学的防治,达到彻底治愈。以下是本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一起去看看吧。

1、手足口病的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5、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6、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7、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8、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9、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要清洗消毒。

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家长们一定要重视,根据其患病的症状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为孩子选择最有效的医治方法,以帮助其更好的恢复,更快的拥有健康。当然,除了这些外,要想孩子更好的远离这种疾病,还要做好相关的日常护理,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注意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其次就是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科学的保障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