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更容易得痔疮 危害可远超于正常人
428人浏览时间:2019-04-30 15:43:07来源:痔疮
痔疮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因为比较尴尬,很多人都是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治疗,尤其是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是非常容易得痔疮的,那么女性朋友们你们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孕妈妈更容易患得痔疮的秘密,希望女性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做好预防痔疮的准备,千万不可大意觉得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为什么孕妇容易得痔疮: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十分常见的疾病,是直肠下端黏膜及肛门皮肤深面的痔静脉丛血管扩张、弯曲、隆起而形成的静脉团。孕妇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发生率高达76%,孕期痔疮给不少准妈妈带来了负担和痛苦。
孕妇痔疮可能是由于原本有旧疾,在怀孕后复发;也有可能是怀孕后新长的。女性由于妊娠,机体分泌的激素易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血管弹性降低,静脉压力比较高,而孕期庞大的子宫又会挤压盆腔的血管,使腿部、外阴部及直肠等处的静脉血不能通畅地返回心脏,这就使直肠下段和肛门周围的静脉充血膨大,这样会使怀孕的妇女原有的痔疮严重或出现新的痔疮。
另外,孕妇常有排便费力或便秘,使直肠下端及肛门的痔静脉丛血液瘀积。加上孕妇活动量小,胃肠蠕动慢,大便容易秘结压迫肠壁静脉,使静脉回流更为不畅。而且排便时需要用力而致使腹压增高,导致痔静脉扩张,也是促使痔疮发生的原因。
孕妇痔疮有什么危害:
在孕期,由于痔疮经常反复出血,日积月累,可导致孕妇贫血,出现头昏、气短、疲乏无力、精神不佳等症状。这不但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也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易造成发育迟缓,低体重,甚至引起早产或死亡。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脱出肛门外,由于痔块不断变大和脱出,以至孕妇在行走、咳嗽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即能脱出,无法参加活动,使妊娠后期的妇女增大了精神和体力的负担。
痔疮也会给孕妇分娩带来痛苦。由于腹腔压力逐渐增加,不少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双下肢浮肿,肛门上下静脉扩张、瘀血加重,最后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用力屏气,使腹压急剧上升,导致痔疮水肿、外翻、脱出,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
孕妇得痔疮的几率和危害都远远大于一般人群,且怀孕后期会加重痔疮病情,给治疗带来困难,增加痛苦,因此最好在孕前及时治疗。
孕妇如何预防痔疮: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孕妇日常饮食中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也要多吃些玉米、地瓜、小米等粗粮。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调味品。同时还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孕妇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排便时间要相对固定,一般可定在某一次进餐后为好。排便习惯一旦形成后,不要轻易改变。不要蹲在厕里看书、看报,这样会增加腹压和肛门周围血流的压力,导致痔疮或加重痔疮。
3、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和肛门保健
孕妇不应久坐不动,提倡适当的活动,早晚可散步、做体操。适量的体力活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肠蠕动而增加食欲,防止便秘。每日早晚可做两次缩肛运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排便和预防痔疮。
看了上文小编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女性在怀孕期间为什么更容易得痔疮了,那么孕妈妈在此期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规律的排便习惯,以及适当的做一些体力活动和肛门保健运动,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帮我们预防痔疮,要知道女人得痔疮,是一个非常煎熬的过程,不说痔疮对女人而言多么尴尬了,就是身体上也会有很多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