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有什么症状 痛经来了怎么缓解

479人浏览时间:2019-04-23 16:16:22来源:痛经

痛经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女性每个月总要来那么几天,在月经期间总是会出现痛经的现象。那么,关于痛经大家了解多少呢?痛经来了应该如何缓解呢?长期痛经的话还容易引起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所以需要大家多重视。

痛经的主要症状

一、女性经痛的症状:女性如何缓解痛经呢?我们知道现在的痛经治疗技巧有很多,那么我们知道的经痛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小腹胀痛、嘴唇发青、频频作呕、头晕目眩、胸闷气短等,严重的甚至会浑身冒汗、四肢抽搐、短暂昏厥等。

二、为何会产生经痛:专家解释说,我们就可以从中医角度来看,经痛有因为气血不畅通而导致的。当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等,就会导致冲任淤阻,从而引发经痛症状。从现代医学来看,经痛与体内前列腺素水平的高低有关系。这一观点与中医的气血不畅是同一回事。当月经来临前48小时里,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生成达到了最高峰,从而直接导致子宫血管收缩,子宫就会因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症状。

三、痛经可按摩穴位:缓解经痛症状,除了使用红酒炖苹果的食疗方法外,再配上一些穴位按摩效果更佳。在月经到来前的三到四天左右,可通过对身体的部分穴位进行按摩来减轻经痛症状。首先以仰卧的姿势平躺,放松全身。然后将手掌心放置在肚脐上面,这里是神阙穴之所在。以腕关节带动手掌指关节按摩腹部,注意按摩频率要快,这样才能让腹部产生热量,从而使血气畅通,减轻经痛症状。常按4大穴位可缓解痛经:

1、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2、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4、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四、痛经怎么办

1、保持温暖:女性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

2、泡矿物澡: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经痛。

3、服用维他命:医师指出,许多女性在每天摄取适量的维他命及矿物质之后,已较少发生经痛。专家建议服用综合维他命及矿物质,是含钙且剂量低者,你一天可服用数次。

4、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痛经的一些常识,痛经主要有哪些症状表现。痛经来了应该如何缓解,希望大家看了小编介绍就会经一步了解痛经。女性们在生活中应该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在日常中做好预防措施,如果病情严重就要及时到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