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有哪些早期表现 三大症状不容忽视
508人浏览时间:2019-03-14 15:24:43来源: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足一点也不陌生,它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性。糖尿病足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很多患者认为糖足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该病的几率高达25%。下面小编就来带你了解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
1、脚部冰凉
糖尿病足有哪些早期表现?即便是炎热的夏季,很多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也会经常感到脚部冰凉,希望大家提起注意,如果一只脚冰凉,另一只脚正常,可一定要提防糖尿病足了。糖尿病足下肢缺血有分期,糖尿病病人出现症状后即需要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发展。糖尿病足早期常常伴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延误病情。因此足部发凉就是一个早期信号,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一定要趁早治疗。
2、腿脚发麻、疼痛
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腿脚发麻,莫名的疼痛,肌肉无力,像火烧一样的感觉,其实,这就是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前期症状,而糖尿病足便是典型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是麻木、刀割般疼痛、异常疼痛、肌肉无力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因为麻木疼痛难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3、腿脚肿胀
糖尿病足有哪些早期表现?张大爷最近脚肿的厉害,走路十分不舒服。他一直以为是过敏导致水肿,就私自买了一些去水肿的药。但是,药吃完了,脚肿的却越来越厉害了。后来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而脚肿则是并发症糖尿病足的一种症状,幸亏发现及时,才让张大爷免受糖尿病足的危害。
糖尿病脚肿体现出糖尿病控制得不理想。它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严重可能致残或截肢。糖尿病脚肿是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情况下,就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当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时是容易引起一些血管炎症的,这样容易造成血管闭塞,也容易使足部引起水肿。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末梢神经坏死血液不能有效的流通,脚部负荷太大,血液不流通产生浮肿。
顺便认识一下糖尿病足早期的三个表现吧
表现一: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不适,但一走路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表现二:双脚肌肉营养不良、萎缩,易出现韧带损伤、病理性骨折,骨骼以及肌肉发生变化。
表现三:皮肤瘙痒、干燥、无汗,有色素沉着。
糖尿病足有哪些危害
1.早期
感觉改变通常呈袜套样表现,首先累及肢体远端,然后向近端发展。轻触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疼痛感知的共同减弱;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足内在肌萎缩,出现爪状趾畸形;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皮肤正常排汗、温度及血运调节功能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开裂。
2.后期
继上述早期神经病变引起的症状外,还可出现溃疡、感染、骨髓炎、Charcot关节病等。
糖尿病人脚疼怎么办
要保持下肢血流畅通、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人要对小腿及足部进行简单的局部按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一定要注意水温,避免烫伤,要小腿完全没入水中才有效果。除了泡热水外,还可以通过活动来保持下肢血流通畅。以下动作要多做:
①弯脚趾:脚趾向内弯曲,保持一会儿后,再将脚趾向上翘,并分开,两个动作交替进行。
②踮脚尖:双手放在大腿上,踮起脚尖,使膝盖高于大腿平面,保持几秒钟,可有效收缩小腿的肌肉。还可以抖抖腿,也能有效促进小腿血液循环。
③勾脚:双手置于大腿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以脚跟为轴,抬起脚掌,尽量向上伸展,直到脚腕微感酸胀,恢复最初的姿势,每次反复做几遍,可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
④转脚腕:两脚平放于地面,抬起左脚,用双手抱住膝盖,大腿放松,顺时针转动脚腕,两只脚交替进行,可促进脚腕的血液循环。
患者对于糖尿病足这种并发症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它有着多样化的症状,希望患者每天都能认真关注自己脚部的变化。如有不良症状立即就医,不可贸然采取治疗措施。另外,糖尿病足的发病根源是血糖,控制血糖稳定仍然是糖尿病患者的当务之急。如糖友有控糖方面的困扰,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下一篇:糖尿病为何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