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出血是怎么回事 肝硬化病人要注意哪些
475人浏览时间:2019-11-30 16:56:57来源: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消化系统性疾病,而且肝病一旦发展成了肝硬化,说明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有的人还出现了很多的并发症,那么肝硬化出血是怎么回事?该注意哪些?专家表示,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是比较常见的,多是因为患者的病情出现了一些变化,此时要注意进行对症地处理。
肝硬化出血是怎么回事
1、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
有肝硬化的人,如果出现了消化道出血,那么与血小板功能出现异常有一定的关系。血小板在整个止血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与量的下降均不利于止血。严重肝硬化时往往伴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使大量血小板滞留脾内,破坏加快。另外肝硬化时骨髓功能受抑制,也可使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功能异常。
2、抗凝物质增多
有的肝硬化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多是因为抗凝物质增多的原因。人体的肝素是重要的抗凝物质,但可被肝素酶分解,使其失去抗凝作用肝硬化时肝脏合成肝素酶减少,使血循环中肝素增多,血液不易凝固。
3、纤维蛋白溶解增加
如果肝硬化病人出现了纤维蛋白溶解增加的情况,出血异常也是常见的情况。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形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可被纤维蛋白酶所溶解。肝硬化时肝脏不能有效地清除纤维蛋白酶的激活物,因而增加了纤维蛋白的溶解。
4、血管损伤
有的肝硬化患者是因为病情的发展,导致血管损伤引起的,这种情况是因为肝硬化时血管内皮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易发生出血肝硬化时还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易被损伤而破裂出血。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肝硬化患者如果发展成了弥漫性的,那么不排除会出现凝血的情况。血管内肝硬化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不能有效清除促凝物质,再加血管内皮受损,激活凝血系统,发生广泛的血管内凝血,需要消耗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可致凝血功能障碍。同时凝血还可致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增强,使血液由高凝状态转化为低凝状态而发生出血。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要点
1、按消化道疾病隔离
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进行处理,首先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其分泌物、排泄物,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2、多卧床休息
肝硬化患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还需多休息,避免劳累,以免病情加重。卧床休息能使全身及肝脏代谢降低,减少负荷,休息时肝脏血流量增加,有利于促进肝脏的恢复。
肝硬化出血是怎么回事?该注意哪些?肝硬化出血的发生,多是因为自身病情持续恶化的结果,作为患者,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治疗,选择正确的方法去应对。在治疗肝硬化期间,建议患者在饮食以及期间的护理上多注意,平时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