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溶血

溶血性贫血中医诊疗重点

时间 : 2016-04-01 09:13:05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造血速度而引发的疾病。分为两种,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两者的症状各不相同。因此诊断时应该注意区分其特点。中医里面就有对溶血性贫血的诊疗方法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造血速度而引发的疾病。分为两种,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两者的症状各不相同。因此诊断时应该注意区分其特点。中医里面就有对溶血性贫血的诊疗方法。

溶血性贫血的诊疗重点有:

一:为了提高诊断及分型的符合率,首先应提高临床医生对溶血性疾病的全面认识,在临床上发现黄疸患者,要警惕溶血性贫血的可能性应把血常规作为必要的检测项目使用,同时要及时进行溶血项目筛选检查,从而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二:提高溶血发作防治的效果在溶血发作的预防中,出除诱因是防止溶血发作的关键,对此类病人要加强对该病的医学知识的方面的教育,使患者对该病引起重视,提高祛诱因自觉性,细菌,病毒感染亦诱发或加重急性溶血的发生,应该积极加以预防,平时应该注意饮食起居,预防感冒,适当运动以加强顾护正气,防止外邪侵袭,减少诱因的影响,以避免溶血的发作。

三:如何加强预防并发症在重症溶血者,可能发生高热、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对重症溶血者要进行积极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如发生高热不退合并感染时,宜采用物理降温退热等对症治疗。中医中药予以清热解毒利湿治疗:老龙皮、头发七、黄芩、连翘等中药,并可应用抗生素治疗。但应加强药物监护,以免使溶血加重。

四:溶血性贫血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后天失样,脾胃不健的基础上,因感受邪度毒,饮食不节,劳虚内倦,情致刺激,加之药物影响而发病,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温湿中阻,郁久化热,熏蒸肝胆,肝失疏泻,肝胆外泻致黄疸,或邪毒入营,郁久化热,血败外漏发黄。病情反复,日久脾肾更亏,气血难阻,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而致瘀,本病病位在脾,涉及肝胆肾,为本虚标识之虚,平素以本虚为主,主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溶血发生时以标识为主,主要为湿热瘀并见。

溶血性贫血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从诊断到治疗上都有其特征,溶血性贫血一是分类要明确,二是无论先天或后天,均应积极消除诱因,预防溶血发作,对已发作者应尽快控制溶血、纠正贫血。有明显溶血时输血要慎重,必要时应予以输注洗涤红细胞。

溶血性贫血患者多数需要输血治疗,但是长期输血会对脏器造成不小的危害,因此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身病情治疗方法。溶血性贫血的形成原因是很多的,患上溶血性贫血的人数也深度的,但是患上溶血性贫血应注意很多的常识问题。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溶血性贫血中医诊...”相似的文章

更多>>

溶血症状

⒈ 外周血液常规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减低,血涂片中可见破碎红细胞、异形红细胞等。出现典型的异形红细胞或自身凝集现象时,可提供溶血原因的线索。 ⒉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意义 正常血浆只有微量游离血红蛋...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