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蟹味美谨防
肺吸虫病www.smnet.com.cn2008-06-2308:34:01我国境内崇山峻岭、溪沟纵横,溪沟中的溪蟹种类繁多,其味美常常有人品尝,不少人有生吃半生吃(如灰煨、火烤、酒醉等方式)的习惯,殊不知因食用不慎而得了肺吸虫病。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由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人体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引起肺吸虫病的病原并殖吸虫种类很多,世界各地报道有50多种。目前,公认对人有致病力的有9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两千万患者,是一个应当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肺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在24个省、市、区的农村有病例报告。近几年来,由于搞活经济,山区的溪蟹长途贩运进入城区市场,城市居民中不断有病例出现,有的呈集体暴发。福建境内的生态环境也很适于溪蟹的繁殖生长,因此是肺吸虫病的流行区。在三明市有开展调查的永安、将乐、三元、梅列、泰宁、明溪等县(市、区)的溪蟹体内均检及肺吸虫囊蚴,笔者曾经对来自将乐、梅列的求治者多例诊为此病。肺吸虫病的病原系肺吸虫,此虫历经毛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等发育阶段。成虫约黄豆大小,主要寄生在山猫、野猫、虎、豹等动物或人的肺部,故此得名。成虫产出的虫卵若掉落到小溪沟的水中便发育为毛蚴。毛蚴可侵入小螺丝体内发育为尾蚴。尾蚴能从螺体内逸出又钻进溪蟹内发育为囊蚴。人食用溪蟹得病的原因,主要是食用方法不当:如生吃或半生吃,溪蟹体内的囊蚴未被杀死而吃进体内。另一种原因是囊蚴能从死蟹的体内逸出到水中,当人喝小溪沟的生水时,连同囊蚴一起吃进体内。当囊蚴进入体内后,很快就变为童虫。童虫的游窜能力很强,能侵入人体的任何器官。由于侵犯的部位和脏器不同,故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症状。童虫多经血循环移行到肺部发育为成虫。此时,在肺部形成一个个囊肿,严重地破坏肺组织。轻症病人常有咳嗽,痰中带血;重症病人常有胸闷、咳血、并发
胸膜炎、胸腔积液等。童虫若游窜到皮肤,能引起游走性的皮下肿块。童虫还能游窜到脑部,引起
头痛、癫痫、
瘫痪,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肺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是:一、有生吃、半生吃溪蟹的流行病学史。二、有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三、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反应强阳性。四、病人的痰中检出肺吸虫虫卵或皮下
结节中检及童虫。五、X线胸片可见囊状阴影。肺吸虫病的诊断在临床上较为困难,要查到病原体很不容易,肺吸虫抗原皮试有假阳性出现,因此,需综合诊断。常用的治疗药物吡喹酮有特效。预防肺吸虫病,关键防止病从口入,改变生吃、半生吃溪蟹和喝生水的不良卫生习惯。●市疾控中心陈德仁黄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