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兵 雷发国
我院于1986年5月至1996年5月间,共收治53例
肺吸虫病患者,有34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4.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9~55岁。误诊时间3~31天3例,1~5个月9例,6~12个月11例,1~4年8例,5~10年2例,20年1例。1年以上误诊病例已排除了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的新感染。诊断标准:(1)有疫区生活史,并有食入生石蟹史。(2)有肺吸虫病临床表现。(3)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4)经抗肺吸虫治疗治愈或明显好转。
二、临床表现及X线改变
见附表。
附表 误诊病例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
临床表现例数X线改变例数
发热15空泡2
盗汗9结节3
皮下结节包块4隧道线条4
咳嗽27浸润阴影11
咳痰18肺门增大3
咯血11肺纹理粗4
胸痛胸闷17胸膜增厚7
气管偏移4胸腔积液7
肺部FDA2音4包裹积液4
心界扩大
心音遥远2心包积液3
肝大12心肺正常5
三、实验室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0.25×109/L21例,34例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均1∶2000以上阳性。
四、误诊病种
误诊为皮下肿瘤2例,Ⅰ、Ⅲ、Ⅴ型
肺结核分别为2、8、11例,肺结核并结核性心包炎3例,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4例,肺段性肺炎2例,肺癌2例,其中误诊为两种病以上者4例。
讨 论
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表现大多无特异性,与肺部普通感染、肺结核、结核性心包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肿瘤等疾病类似[1]。而典型的游走性皮下结节,X线表现的肺空泡、结节和隧道线条则较少见,容易误诊。但肺结核患者多有午后潮热,慢性消耗性疾病体质。肺部普通感染患者病程较短,病情变化快。肺癌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恶病质。皮下肿瘤患者包块无游走性,均有助与本病鉴别。
肺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简便易行,特别在肺吸虫病流行的地区,如在诊断过程中能拓宽思路,注意了解生食石蟹史[2],适时作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能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单位:416000湖南省吉首大学医院
参考文献
1 曾传生.肺吸虫性胸腔积液37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1993,11:118.
2 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上册.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67-372.
收藏该论文到书签
上一篇:暴发性皮肤型
炭疽5例分析下一篇:没有了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