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弯曲菌性肠炎

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32例临床分析

时间 : 2009-11-29 01:01:41 来源:qkzz.net

[摘要]

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32例临床分析推荐到首页 □ 《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第10期1/2页12作者单位:314501浙江省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为小儿肠炎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空肠弯曲菌肠炎是弯曲菌亚种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既往由于检测手段有限及空肠弯曲菌肠炎表现多样性,易误诊而导致病程迁延,现将本院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32例空肠弯曲菌肠炎,就临床诊断、治疗、复发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0~4岁,其中新生儿1例,1个月~1岁19例,1~3岁9例,3岁以上3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12d。发病季节:4~6月份5例,7~9月份23例,10~12月份4例。农村患儿24例占75%,城镇患儿8例占25%。

  1.2临床表现

  发热12例,其中体温39.5以上8例,畏寒、寒战3例,32例均有腹泻,粘液脓血便4例,水样便14例,青绿色粘液便、偶可见少许血丝14例,呕吐频繁2例,2例合并呼吸道感染,胸片提示“支气管炎”。32例肠鸣音均亢进。

  1.3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2×109/l20例,大便镜检wbc~/hp8例,wbc+~/hp4例,wbc少量~+/hp10例,其中脓球+~/hp4例,rbc+~/hp10例,偶见6例,大便常规正常10例,32例患儿入院即取粪便经粪便乳胶凝集法检测空肠弯曲菌抗原均阳性,大便培养均未见培养出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均阴性。

本组患儿入院时若为粘液便、粘液脓血便者先以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炎及补液治疗,疗效不佳者,大便空肠弯曲菌检测阳性后即改为阿齐霉素抗炎,均为1~3d内体温降至正常,大便性状明显改善;入院时若为水样便先以利巴韦林抗炎及补液治疗,疗效不佳者,大便空肠弯曲菌检测阳性后即改为阿齐霉素治疗,均为1~3d内体温降至正常,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所有患儿均给予思密达、妈咪爱(或思连康、培菲康)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腹泻时间长者考虑可能继发乳糖酶缺乏予去乳糖奶粉喂养。阿齐霉素治疗3~5d后均大便成形,体温正常出院。32例患者中出院后有5例复发,但复发的症状体征均较第一次轻,再查大便空肠弯曲菌抗原均阳性,以阿齐霉素服3d、停4d治疗2个疗程后4例未再复发,其中1例复发患儿阿齐霉素治疗2个疗程结束,半个月后因感冒再次出现腹泻,查空肠弯曲菌抗原阳性,再予阿齐霉素服3d停4d治疗2个疗程后未再复发。

本组32例患儿中<3岁29例,占90.6%,3岁以上3例仅占9.4%,提示空肠弯曲菌感染随年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防治感染重点在小儿,特别是婴幼儿。

空肠弯曲菌为小儿常见致病菌之一,由于本病以大便性状改变为初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腹泻不明显,部分无发热等全身症状给早期诊断带来因难,部分婴儿病初仅表现为腹泻少量粘液稀便或水样便,次数多但量少,无全身症状,不影响吃奶及体重增长而于病初被忽视,后因腹泻量增多且出现血便而引起重视。本组中以婴儿生理性腹泻收治2例,细菌性痢疾收治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收治6例,后经空肠弯曲菌抗原检测阳性,予阿齐霉素治疗泻止,热退。作者认为要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关键在于熟悉和重视本病,对有大便性状改变或伴发热的患儿应早做大便抗原检测及大便培养。32例中农村患儿占75%,城镇患儿占25%,家中养猫狗18例,占56.3%。空肠弯曲菌是革兰阴性弧菌,是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发达国家本病较沙门氏菌、痢疾杆菌感染更常见[1]。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家禽和家畜,也可是人,主要经粪-口间接途径传播,还有母婴传播。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少数发病于秋冬季节。

空肠弯曲菌一般认为以侵袭性感染为主,少数菌株可产生肠毒素[2]。空肠弯曲菌能侵入大小肠粘膜,穿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蛋白溶解并在其中繁殖,使粘膜刷状缘受损,局部发生溃疡甚至出血,所以部分大便表现为粘液脓血便而易误诊为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部分可产生肠毒素lt,一种不耐热的毒素,其结构、致病机制和免疫学性质与霍乱肠毒素相似,已知ab两种亚单位,其中b能连接小肠上皮细胞gm、神经节甘脂。亚单位b便于亚单位a进入细胞发挥其生物学作用:活化细胞上的腺甘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使细胞内camp明显增高,导致肠道水分和氯化物分泌过多,并抑制钠的再吸收,肠液分泌过多,肠蠕动增快,而泻出大量水样便,临床上易误诊为病毒性肠炎。

空肠弯曲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霉素类耐药,治疗以红霉素为首选,因红霉素胃肠道反应大,而选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齐霉素,阿齐霉素治疗第1个疗程3~5d后,大便性状及发热症状均缓解,由于个别患者出现复发现象,说明本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能排菌,患儿出院前应复查大便空肠弯曲菌抗原,若为阳性应予阿齐霉素治疗2~3个疗程,即2~3周后复查大便空肠弯曲菌抗原阴性为止。

【参考文献】  1waldae,nelson主编.陈荣华等主译.尼尔逊儿科学.第15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1160.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40.

1/2页12评论(0篇)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相似的文章

更多>>

弯曲菌性肠炎疾病

1.大便常规 外观为粘液便或稀水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有较多红细胞。 直接涂片 检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层粪便,并慢慢地加热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碱性品红液中10~20分钟,继之用水彻底漂洗,镜检涂...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