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感染研究的最新进展责任编辑:|发布日期:2005-7-2214:51:28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本报讯 美国Vanderbilt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和感染性疾病系Allos在ClinInfectDis(001,32:1201)上撰文介绍了空肠弯曲菌感染研究的最新进展。
他说,全球范围内空肠弯曲菌感染是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空肠弯曲菌是儿童因腹泻死亡的重要病原,也是发展中国家
旅行者腹泻的最常见原因。许多研究表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空肠弯曲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超过沙门菌、志贺菌或者埃希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腹泻的2~7倍。目前已鉴定出14种弯曲菌,但是在美国99%以上的感染为空肠弯曲菌感染。
大多数典型的空肠弯曲菌感染为急性、自限性胃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和腹绞痛。临床上的急性胃肠感染不易区分是空肠弯曲菌感染或是其他细菌(如沙门菌、志贺菌或者耶尔森菌)感染。大多数患者腹泻为水样便或血样便;最多时每天腹泻8~10次。一些患者腹泻较少,而以腹痛和腹绞痛为主要症状;由此可能会误诊为急腹症而进行不必要的手术。90%以上的患者出现发热,低热或者40℃以上并且持续1周以上。在出现发热之前,甚至在没有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病情常出现缓解。但是偶尔复发,可持续几周。尽管健康人粪便中很少检测出弯曲菌,但在群体研究中,暴发期间有50%的感染者无任何症状。
75%感染者的大便中可检测出白细胞和红细胞。周围血WBC计数可轻度升高。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电解质和红细胞压积正常。由于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弥漫性结肠炎症,弯曲菌引起的肠炎可能与早期炎性肠病相混淆。确诊弯曲菌感染性肠炎有赖于粪便微生物培养。一些实验室开展PCR检测粪便中的弯曲菌,用特异性检测方法(如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中弯曲菌抗原,有助于诊断弯曲菌感染。
弯曲菌感染的局部并发症是由该菌在胃肠道的直接播散所致,包括
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和胃肠道大量出血。空肠弯曲菌感染的肠外表现十分罕见,有脑炎、心内膜炎、脓毒性关节炎、
骨髓炎和新生儿脓毒血症。不到1%的弯曲菌性肠炎患者可出现菌血症,最可能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幼儿及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
空肠弯曲菌肠炎患者,常出现短暂性菌血症,但是由于大部分菌株被正常人体的防御机能迅速清除,以及急性胃肠炎患者不作常规的血液培养而常检测不到。空肠弯曲菌感染的病死率为0.05/1000。总体上来说,弯曲菌感染的并发症罕见,大多数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弯曲菌感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格林巴利综合症(GBS),是外周神经系统的急性脱髓鞘疾病,美国的年发病率为1~2/10万。某些弯曲菌血清型的感染并发GBS的危险较大,在美国,最常见的为Penner血清型O∶19;在南非,最常见的为Penner血清型O∶41。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不必用抗生素治疗,是弯曲菌性肠炎的基本治疗原则。在大多数患者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根本无须抗生素治疗。但在某些特殊的临床情况下,如高热、血性便、病程延长(症状持续1周以上)、妊娠、HIV感染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可用抗生素治疗,但应慎用抗生素。在美国,血性便的最常见病因不是弯曲菌感染,而是埃希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引起。近来研究显示,应用抗生素治疗儿童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实际上增加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发生的危险。因而幼儿血性腹泻(及其他感染埃希大肠杆菌O157∶H7和HUS的高危患者)不应该用抗生素治疗,除非绝对必要。由于弯曲菌性肠炎的症状(发热、肠绞痛、腹泻)很难与其他细菌(如沙门菌、志贺菌)感染性肠炎相区分,几年前氟喹诺酮曾被用于治疗弯曲菌感染。由于这些细菌一般对氟喹诺酮敏感,在粪便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就可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氟喹诺酮尤其适合治疗旅行者腹泻。但是近来,全球耐氟喹诺酮的弯曲菌株逐渐增多。红霉素仍被认为是治疗弯曲菌感染的最佳药物。弯曲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发生率仍然相当低。红霉素的其他优点还有费用低、安全、用药简便、抗菌谱窄。不像氟喹诺酮和四环素,儿童和孕妇也能安全地应用红霉素,且也不像其他药物抑制其他肠道菌丛。
成人推荐剂量为50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5日。儿童推荐剂量为40mg/kg/日,分2次服,连续5日。新型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也能有效抗弯曲菌感染,但较昂贵,且临床上无优势。弯曲菌总体上也对氨基糖甙类、氯霉素、克林霉素、呋喃西林和亚氨培南敏感,而对四环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甲硝唑和头孢菌素类等耐药率较高,因此很少用于治疗弯曲菌感染。各种弯曲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甲氧苄啶也耐药。
中国医学健康网上一篇:清除细菌――
呼吸道感染抗菌治疗的重要目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