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血管肉瘤

医学论文,血管肉瘤的临床分析

时间 : 2009-11-27 00:59:03 来源:www.fx120.net

[摘要]

血管肉瘤的临床分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4期第9卷 论 著 作者:高远红 张玉晶 钱图南 刘新帆 徐国镇 单位: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100021

血管肉瘤的临床分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年第4期第9卷论 著

作者:高远红 张玉晶 钱图南 刘新帆 徐国镇

单位: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100021

关键词:血管肉瘤外科学;血管肉瘤;放射治疗;综合疗法;预后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管肉瘤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41例血管肉瘤进行分析,其中综合治疗(手术+放射治疗;手术+化疗;手术+放射治疗+化疗)23例,非综合治疗(手术;放射治疗)18例。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曲线比较,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出现复发或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0个月。局部复发14例,占38.9%;远地转移16例,占44.4%,转移部位依次为淋巴结8例、肺8例、肝脏5例、骨4例、其它4例。全组生存期5个月至24.5年(中位30个月),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7.5%、46.1%、34.5%和14.4%。综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42.1%,非综合治疗组为10.4%(χ2=7.37,P=0.007),其中手术+放射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64.5%,综合治疗组放射治疗剂量≥50?Gy组5年生存率为66.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治疗模式以及手术方式等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时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治疗模式及手术方式等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血管肉瘤治疗方式以手术+放射治疗为首选。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治疗模式及手术方式等。

Analysisof41patientswithangiosarcomas

GAOYuanhong ZHANGYujing QIANTunan

  (DepartmentofRadiationOncology,CancerHospital,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Beijing10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evaluatethesurvival,treatmentandprognosticfactorsof41patientswithangiosarcoma. Methods Forty-onepatientstreatedfromNovember1966toJune1999wereanalyzed.WecalculatedthesurvivalratewiththeKaplan-Meiermethod,comparedthesurvivalcurvesinLog-ranktestandanalyzedtheprognosticfactorswithCoxregression. Results Thesurvivaltimevariedfrom5monthsto24.5years,andthemediansurvivaltimewas30months.The1-,3-,5-and10-yearactuarialsurvivalrateswere67.5%,46.1%,34.5%and14.4%,respectively.The5-yearsurvivalratewas42.1%forthecombinedtherapygroupcomparedwith10.4%ofthesinglemodalitygroup(χ2=7.37,P=0.007).The5-yearsurvivalratewas64.5%forsurgeryplusradiotherapygroupwith66.5%forthesubgroupwiththeradiationdose≥50Gyinthecombinedtherapygroup.Univariateanalysesshowedthatthetumorsize(P<0.05),malignantdegree(P<0.01),modeoftreatment(P<0.01)andsurgicalmethod(P<0.05)weresignificantfactorsandmultivariateanalysesshowedtheywere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s. Conclusions Angiosarcoma,havingapoorprognosisisahighmalignanttumor,withhighrateoflocalrecurrenceandmetastasis.Surgeryplusradiotherapyisthetreatmentofchoiceforpatientswithangiosarcoma.Thesignificantprognosticfactorsincludethetumorsize,malignantdegree,modeoftreatmentandsurgicalmethod.

  【Keywords】 Angiosarcoma/surgery;Angiosarcoma/radiotherapy;Combinedmodalitytherapy;Prognosis

  血管肉瘤起源于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或软组织。临床较罕见,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2%,其中50%以上发生于头颈部,约占头颈肿瘤的0.1%[1,2]。本研究对41例血管肉瘤做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从1966年11月至1999年4月共收治42例血管肉瘤,其中1例因治疗中自动放弃而在分析之外。41例患者均有病理证实。年龄0.5~71.0岁(中位年龄42岁),男性25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1.6:1.0。发病部位:头颈部21例(头皮5例,鼻腔、副鼻窦5例,鼻咽1例,口腔1例,口咽2例,中耳1例,颈部6例),躯干10例,四肢2例,内脏器官8例(脾3例、肠系膜及腹膜后3例、椎体2例)。初诊时肿物大小:≤5?cm20例,5~10?cm8例,>10?cm13例。恶性程度:低度恶性17例,中高度恶性24例。诊断时临床确认有淋巴结转移6例,无淋巴结转移35例。治疗:综合治疗23例,其中手术+放射治疗12例,手术+放射治疗+化疗6例,手术+化疗5例;非综合治疗18例,其中单纯手术11例,单纯放射治疗7例。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局部切除23例、肿瘤局部扩大切除(包括安全边界2~3?cm)11例。放射治疗使用深部X线、高能X线或电子线等,综合治疗组放射治疗剂量除1例10?Gy(因病情进展而放弃治疗)外,均在30~76?Gy(中位剂量41?Gy);单纯放射治疗组剂量在27.5~60.0?Gy(中位剂量50.0?Gy)。化疗以联合化疗为主,常用方案为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更生霉素,多数化疗3个周期。

  本组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8.0,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曲线比较,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果

  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为1个月~30年(中位时间5个月)。其中1例以右颈部肿物30年就诊,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血管肉瘤,伴大片坏死、纤维化及灶状钙化;术后放射治疗50?Gy;该患者生存56个月后死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全组随访期为0.5~25.0年,失访2例,随访率95.1%。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时间为1~124个月(中位复发或转移时间为10个月);局部复发14例,占38.9%;远地转移16例,占44.4%,转移部位依次为淋巴结8例、肺8例、肝脏5例、骨4例、其它4例。

  生存期从治疗开始之日起计算。本组41例生存期5个月~24.5年(中位生存30个月),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7.5%、46.1%、34.5%和14.4%。不同治疗方式的生存率比较见表1。

  本组单纯放射治疗7例中,放射治疗结束时疗效评价好转5例、无变化1例、进展1例,2例发生肺转移(治疗中1例,治疗后1例)。全组生存期为6~1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

  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出现症状到诊断的时间、肿物大小、恶性程度、治疗模式、手术方式、是否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剂量、有无化疗等,结果显示仅肿瘤大小(χ2=5.25,P=0.021)、恶性程度(χ2=28.11,P=0.001)、治疗模式(χ2=7.37,P=0.007)以及手术方式(χ2=5.10,P=0.024)等与预后相关(图1~4)。

  多因素分析时肿瘤大小(t=9.60,P=0.002)、恶性程度(t=17.59,P=0.001)、治疗模式(t=4.10,P=0.043)及手术方式(t=10.03,P=0.001)等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图1 不同肿瘤大小生存率曲线的比较图2 不同恶性程度生存率曲线的比较

图3 不同治疗模式生存率曲线的比较

表1 41例血管肉瘤不同治疗方式的5年生存率

治疗方法例数生存率(%)综合治疗    23   42.1非综合治疗1810.4 χ2值 7.37 P值 0.007综合治疗 S+R1264.5 S+R+C637.5 S+C50.0 χ2值 10.87 P值 0.004综合治疗 放射剂量<50?Gy1142.4 放射剂量≥50?Gy766.5 χ2值 5.01 P值 0.025  注:S为手术治疗,R为放射治疗,C为化疗

图4 不同手术方式生存率曲线的比较

  3 讨论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皮肤或软组织的恶性肿瘤,不论治疗方式如何,其局部复发和远地转移的机会仍很高。李澍等[1]报道局部复发率可高达75%,远地转移率约34%,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淋巴结、肺、肝脏、脾脏、骨、肾及肾上腺等,且大多数出现在治疗后24个月。本组病例局部复发率为38.9%,低于文献报道;远地转移率为44.4%,转移部位依次为淋巴结、肺、肝脏、骨等,与Lydiatt等[2]报道结果基本一致。Naka等[3]报道47例血管肉瘤病例的尸检结果为肺转移80.8%、肝脏转移44.7%、骨转移44.7%、区域淋巴结转移29.8%、肾上腺转移29.8%、胸膜转移21.3%、其它53.2%。由于Naka等的结果依据于尸检,其准确性高,说明远地转移与局部复发一样,均为血管肉瘤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血管肉瘤在所有软组织肉瘤中预后最差,多数患者死于确诊后的2~3年,中位生存期15~24个月,5年生存率为7.1%~33.0%[4]。Naka等[5]总结99例血管肉瘤,其5年生存率为17%。Lydiatt等[2]报道18例头颈部血管肉瘤,5年生存率为33%,5年无瘤生存率为20%。Fedok等[6]报道28例血管肉瘤采用综合治疗,生存期3个月~27年,5年生存率高达75%。本组中位生存期30个月(5个月~24.5年),5年生存率为34.5%,稍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结果[2-6]。分析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本组为专科治疗中心病例,治疗模式日趋合理;接受综合治疗的病例较多(56.1%);肿瘤体积较小者为多(≤5?cm占41.5%)以及低度恶性的病例接近半数(48.8%)等。

  本组综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42.1%,显著高于非综合治疗组10.4%。进一步分析发现综合治疗组中,手术+放射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64.5%,显著高于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组(37.5%)和手术+化疗组(0.0%);可见综合治疗尤其是手术+放射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式。综合治疗组中放射治疗剂量≥50?Gy者5年生存率(66.5%)显著高于放射治疗剂量<50?Gy者(42.4%)。笔者认为因血管肉瘤易于局部侵袭,对于手术中难于发现、处理困难的亚临床病灶,放射治疗在剂量≥50?Gy时可以使其得到满意控制,因此剂量≥50?Gy组疗效较好。本组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组5年生存率低于手术+放射治疗组,手术+化疗组疗效最差,但由于接受化疗的2个组例数均较少,且该2个组患者多数为中、高度恶性的血管肉瘤,因此尚无法对化疗的价值作出准确评价。单纯放射治疗组预后最差,多数患者仅获得姑息减症治疗的目的,中位生存期只有9个月,仅1例生存18个月;提示血管肉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根据本组资料笔者认为血管肉瘤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放射治疗为佳,酌情给予化疗,放射治疗剂量≥50?Gy为宜。

  本组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物大小、恶性程度、治疗模式及手术方式等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仔细分析比较后不难发现其原因为:(1)肿物大小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本组肿物≤5?cm的病例,生存率明显好于>5?cm的病例(P<0.05),与Naka等[5]报道一致。Naka等[5]报道肿物≤5?cm的病例,预后明显优于>5?cm的病例(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有显著性意义。Lydiatt等[2]报道肿物>10?cm者,全部死于血管肉瘤,而<10?cm者仅有67%死于血管肉瘤。Meis-Kindblom等[7]报道死于血管肉瘤的病例,中位肿物大小为7?cm,而无瘤生存者中,中位肿物大小为3.5?cm。因此肿物大小是目前普遍接受的最重要的预后因素。(2)本组低度恶性的病例生存显著地优于中、高度恶性者(P<0.01)。显然,血管肉瘤的恶性程度反映了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地转移能力,低度恶性者其分化程度较高、局部侵袭能力较弱,远地转移的机会也较小,容易被完全切除;因此低度恶性者预后较好,恶性程度较高者则相反,预后较差。影响肿瘤恶性程度(或组织分级)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有丝分裂数,因此有学者建议将有丝分裂数作为血管肉瘤的预后因素[5]。最近Naka等[3]通过活检或外科标本取材,证实血管肉瘤的有丝分裂数是一个有意义的预后因素。(3)治疗模式是另一重要的预后因素。本组综合治疗与非综合治疗生存有显著性的差异。Naka等[3]报道认为,肿瘤局部切除、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截肢后加化疗或放射治疗+化疗(即综合治疗)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方法的病例(P<0.05),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有显著性意义;其它尚有类似的报道[4-6]。因此,血管肉瘤与多数肿瘤一样,在治疗方针上强调综合治疗的地位。(4)手术方式也是有显著意义的预后因素。本组肿瘤局部切除的病例中位生存18个月,而肿瘤局部扩大切除者,中位生存73个月,2个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ydiatt等报道[2]当肿物<10?cm者行肿瘤局部扩大切除后,66.6%的患者生存5年以上,而肿物较大无法行肿瘤扩大切除者,中位生存期18个月,仅2例生存超过2年。因此可以认为,能否成功获得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是血管肉瘤又一重要的预后因素。因此外科治疗上强调手术切除要有足够切除范围。一般认为血管肉瘤的切除安全边界不应少于3?cm,或术中根据冰冻切片的情况来确定切除的范围[7,8]。

  本组资料的结果表明,血管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地转移发生率高,预后较差。治疗上强调综合治疗的地位,其中手术+放射治疗的疗效最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治疗模式及手术方式等。

  1,李澍,钱水章,张仁元.软组织肿瘤.见: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028-1047.

  2,LydiattWM,ShahaAR,ShahJP.Angiosarcomaofthehandandneck.AmJSurg,1994,168:451-454.

  3,NakaN,OhsawaM,TomitaY,etal.Prognosticfactorsinangiosarcoma:amultivariateanalysisof55cases.JSurgOncol,1996,61:170-176.

  4,HoldenCA,SpittleMF,JoensEW.Angiosarcomaofthefaceandscalp,prognosisandtreatment.Cancer,1987,59:1046-1057.

  5,NakaN,OhsawaM,TomitaY,etal.AngiosarcomainJapan:areviewof99cases.Cancer,1995,75:989-995.

  6,FedokFG,LevinRJ,MaloneyME,etal.Angiosarcoma:currentreview.AmJOtolaryngol,1999,20:223-231.

  7,Meis-KindblomJM,KindblomLG.Angiosarcomaofsofttissue.AmJSurgPath,1998,22:683-697.

  8,朱雄增,张仁元,王坚.脉管组织软瘤.见:刘复生,刘彤华,主编.肿瘤病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074-1094.

收稿日期:2000-03-30

关键词: 医学论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医学论文,血管肉瘤...”相似的文章

更多>>

血管肉瘤疾病

主要靠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本病与单发性血管球瘤不同,损害较大,细胞增生不规则,胞核多形,与Kaposi肉瘤也要区别,但后者血管增生更加明显,内皮细胞更加突入管腔,几乎经常有红细胞溢出,在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