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鱼鳞病症状特征不一 需做好防治有效保健康
509人浏览时间:2019-05-28 12:40:24来源:鱼鳞病
鱼鳞病是一个大的疾病类型,旗下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小分类,要想实现科学性的针对防治,就要根据病症做出合理有效的诊断,进而有效的确定病因和类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帮助缓解恢复。而鱼鳞病最常见的三种类型就是:板层状鱼鳞病、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性连锁隐患性鱼鳞病。这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症状特点,需要根据于此做到科学防治,有效保健康。
三大鱼鳞病的症状特征:
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后全身即为一层广泛的人棉胶状的膜紧紧的包裹,多引起眼睑及唇外翻。数日后该膜脱落,皮肤呈广泛弥漫性潮红,上有灰白色或灰褐色多角形或菱形大片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以肢体屈侧,肘窝、腋窝和外阴等部较为明显。掌趾过度角化,指甲及毛发过度生长,病程经过迟缓,可终生存在,至成年期红皮症可减轻,但鳞屑仍存在。
性连锁隐患性鱼鳞病:
可于生后或婴儿发病。皮损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皮肤干燥粗糙,往往遍布全身,腋窝、及肘窝等部位亦可受累;腹部、背部尤重。如面部受累,则仅限于耳前及颜面侧面。一般不发生毛囊角化。掌趾处皮肤正常,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有时反而增重。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
又称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具有高畸变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少见。生后或生后数月,可有泛发性及局面限性损害。泛发性者出生时全身即有铠甲样厚层鳞甲,生后即脱落,出现泛发性潮红及鳞屑,剥除鳞屑呈现润面,红斑可逐渐消失,可再发生较厚疣状鳞屑,局面限性者仅在四肢屈侧及皱壁部可有较厚的鱼鳞状角质片。
鱼鳞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内分泌变化、妊娠均可诱发本病并使其加重,居住条件要干爽、通风、便于洗浴。消除精神紧张因素,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休息。患有鱼鳞病,首先要认识到此病无传染性,患者身体状况都不错,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都有利于病情恢复。只要坚持治疗,医患配合好,患者都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2、清洗患处时,动作要轻揉,不要强行剥离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如红、肿、热、痛,影响治疗,使病程延长。有条件者可进行温泉浴,并涂护肤油脂类,使皮肤柔润,减轻鳞屑和瘙痒,防止皮肤过于干燥,禁用碱性重的肥皂及刺激性药物。
3、多食含维生素类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一般来讲鱼鳞病患者应忌虾、海鲜、酒、辛辣食物,中医认为虾、海鲜有腥发之性、易化热动风;酒、葱、蒜、辣椒等食物性温助热,味辛能散,偏嗜这些食物或进食不当,均能使脾胃失和而诱发或加重本病,但也不要忌口太严、太广,这样下去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病情恢复。患者应注意增加营养,多食胡萝卜、新鲜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脏、蛋黄、豆类食品,勿吸烟饮酒。
鱼鳞病的类型不同,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会不一样,因此需要患者们做好科学的防护,有效的做到良好保障,最大程度的呵护健康。此外还要注意,鱼鳞病忌酒、忌海鲜、忌辛辣、忌牛肉、忌羊肉、忌狗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本病的一诱发因素,尽可能避免感冒、扁桃体炎、咽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