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怎样检查?传播途径又有哪些?
435人浏览时间:2019-05-24 11:23:36来源:附件炎
临床医学将附件炎进行了更细化的分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附件炎,它大多发生在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各种妇科手术后,以及在放置宫内避孕器之后,这时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其自然的防御有了损伤,使细菌得以进入创面,使之感染而得病。要想更好的消除这一不利健康影响,就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查诊断,以确定其病因,了解传播途径,进而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帮助缓解恢复,确保自身健康。
慢性附件炎的检查方法:
1.腹部触诊: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后屈,而且活动性差,有压痛,如果出现炎性包块,检查的时候还有可能在宫旁或子宫后方触及到包块,活动性差,有压痛。
2.B超检查:
通常B超检查是没有异常发现的,除非输卵管出现积水,或者有卵巢囊肿形成,这样通过超声检查就可以发现有包块。
3.分泌物检查:
如果是急性附件炎,白带会发生变化,呈现脓性或粘液状,附件大多会出现压痛及触痛,有时还会出现输卵管、卵巢粘连的炎性包块,边界不清晰,活动受到限制。
4.尿常规检查:
通过该项检查可以确定体内的激素的水平是否正常,还可以检查出是哪种病菌引起的。
慢性附件炎的传播途径:
淋巴管传播:
女性朋友如果患有肠炎,特别是病情较严重的结肠炎,不及时治疗,致病菌可以从结肠经淋巴管扩散到生殖器。
直接侵犯:
女性朋友如果患有阑尾炎,拖延时间,不及时治疗,细菌会突破阑尾浆膜,随脓液流入右侧附件,甚至累计左侧附件,最终导致附件炎发作,这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
血行传播:
女性朋友如果患有结核病,如肺结核等,结核菌可经血液侵犯生殖器,极有可能会导致附件炎病发,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
其他途径:
女性朋友平时不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经期盆浴或平时仅仅用清水冲洗私处或用碱性沐浴露都会破坏了阴部的酸碱平衡,病菌会上行进入内生殖器,引发附件炎,使自身健康受到影响,所以要注意在每天清洗外阴时,选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仅仅用清水冲洗或用碱性沐浴露都会破坏了阴部的酸碱平衡。
附件炎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检查,就能很好的做出诊断,鉴别患者的病因,进而选择最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帮助缓解恢复。此外,在治疗的同时,患者们还要注意附件炎的传播途径,根据这些可以做到最大化的有效预防,确保自身的健康。如果你对女性附件炎还有其他什么疑问,欢迎登录久久健康网。
上一篇:附件炎概念清晰 病因明确症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