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遗传因素是怎样的?早期有何症状表现?
458人浏览时间:2019-05-08 15:50:43来源:自闭症
自闭症的诱发原因,临床医学没有给出具体的判断,而初步认定与以遗传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很多人却不明白这一诱发因素是怎样遗传给下一代的,如何才能更好的减少这一疾病的出现呢?为了满足这一类人的健康需求,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以便患者朋友更好的认识了解,做到科学的防范,有效的降低这种遗传率,确保后代和自己的健康。具体详情介绍如下:
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显示,孤独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在兄弟姊妹之间的再患病率,估计在4.5%左右。这些现象提示孤独症存在遗传倾向性。
研究显示,某些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生。目前已知的相关染色体有7q、22q13、2q37、18q、Xp;某些性染色体异常也会出现孤独症的表现。如47、XYY以及45、X/46、XY嵌合体等。较常见的表现出孤独症症状的染色体病有4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15q双倍体和苯丙酮尿症。
每年均有新的关于孤独症候选基因的报道。近年来新报道的孤独症候选基因有clock,PRKCBl、CNTN4,CNTCAP2、immune gene、STK39、MAOA、CSMD3、DRD1、neurexinl、SLC25A12、JARDlC、Pax6。另有研究报道,在汉族孤独症患者中,NRP2基因存在遗传多态性。
繁多的候选基因提示了孤独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即孤独症可能是在一定的遗传倾向性下,由环境致病因子诱发的疾病。
自闭症的早期症状表现:
1、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不习惯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习惯于重复刻板动作或姿势,有时候过分依恋某些物品,并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2、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患者从小开始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及表达困难、难以与身旁的人建立感情、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固定的玩法与行为等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
3、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患者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例如他们会过分活跃、四处走动、尖叫、跳跃せ蛟谛睦怼⑸理、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感到特别烦闷或焦虑,以致有撞头、扯头发或咬手等自伤行为。
4、自闭症病儿呈现情感平淡,或与境遇不相称的情感过分或不恰当。他们常出现无理由的哭泣、大声啼哭,并且难以通过安抚使之平息。也有的无故的咯咯笑。对汽车、高楼和有毛动物等一般孩子所害怕的东西而无畏惧感。病儿常出现旋转而不头晕,自伤行为多见。癫痫发作可出现在儿童早期或少年期,以后者多见。
遗传多态性,导致自闭症的遗传因素,危害下一代的健康,因此要想更好的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做好自闭症的科学防治,进而减少遗传的可能性,确保更多人的健康。如果不幸患上,在前期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特征,根据这些就能很好的判断病因和类型,进而选择最具有针对性的医治方法,帮助缓解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