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危险吗?有哪些不同的分类?
471人浏览时间:2019-05-07 08:45:46来源:血管瘤
对于血管瘤,很多患者都会持以不重视的关注,认为这种疾病会逐渐自行淡化的根本不用担心,而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的出现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是不利,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因此针对此类疾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孩子健康。
血管瘤的危害:
1、危及生命
如若不慎遭受外力撞击或者压迫,同正常皮肤组织相比,血管瘤容易发生破裂,进而引起大出血,因此必须要注意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或压迫。严重的瘤体遭受破坏引发流血不止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生命。
2、影响美观
患者外表严重被血管瘤影响。血管瘤多病发于患者头部、面部等不便遮盖的部位,颜色大多为红色、黑色或是青色,并且大多表面不光滑、形状并不规则。所以,血管瘤严重的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一旦患上,患者从身体到心理均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3、影响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
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会被血管瘤破坏,引起畸形,进而会影响该器官正常的功能。如果血管瘤发病在人体重要的器官部位,那么器官的细胞组织很有可能被连带破坏,病发严重时会引起器官的畸形,影响器官原有功能,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4、遗传给下一代
血管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对下一代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引发血管瘤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还不能完全确定哪些因素将会造成血管瘤的并发,很多学者认为,部分血管瘤是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的。
血管瘤有几种类型:
1、毛细血管瘤
较为常见,属于血管畸形。由扩张和增生的毛细血管网构成,包括草莓状血管瘤及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女婴多发。
症状描述:草莓状血管瘤多为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出现皮肤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红色加深并隆起,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鲜红斑痣大多数为不高于皮面的红色斑块,二者的共同点为瘤体边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释手后恢复红色。
2、海绵状血管瘤
位置较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膨隆,高低错落,起伏不平,皮面微现蓝色或浅紫色,曲张盘旋的血管隐约可见;位置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瘤不波及皮肤者,除局部显现形态不规则的轻、中度膨隆外,肤色并无明显改变。海绵状血管瘤也可见于粘膜下层,粘膜表面呈暗蓝色改变。肿物有压缩性,其体积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女婴多发。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
症状描述: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故名海绵状血管瘤。
3、混合型血管瘤
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他类型血管瘤,两种或更多同时存在一起的血管瘤。
症状描述: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
4、蔓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临床上易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
症状描述:好发于口唇部和肢体部位。可见到一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肿物,皮肤有时潮红,皮肤可成紫灰色,皮下隐约可见迂回弯曲的血管搏动和蠕动。触之可感到有震颤,并可触摸到条索状质软扩大的血管及搏动,局部温度增高,压迫时肿物可缩小,压紧时搏动可消失。
由此可见,血管瘤的危害性是多么的大,如果出现后不能很好的医治,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类型,因此需要患者家长们格外注意。根据孩子的发病症状,及时的到正规医院做好检查诊断,以确定其病因和类型,进而为孩子的健康恢复提供有效的医治,确保他们能够更好的、更快的享有健康,实现最美好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