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有何分型?出现该怎么办?

483人浏览时间:2019-05-06 12:50:43来源:太田痣

皮肤斑点疾病是现在临床医学的难题,很多人患有此类疾病无法进行有效的医治,因而终身都伴着这种健康的皮肤疾病存在,有的严重还会引发并发症,造成患者更大的危害影响,因此对于广大斑点疾病患者来说,做好准确的、科学的医治才是关键。那么,患有太田痣该如何治疗呢?这就需要患者明确其分型,进而才能确定有效的医治方案,帮助缓解恢复。太田痣具体有怎样的分类分型呢?下文做出了详细分析,一起去看看吧。

太田痣的分型:

太田痣是1938年由日本太田氏首先描述的一种波及面部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区域及同侧巩膜的灰蓝色斑状损害。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太田痣可以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双侧型几种。

轻型太田痣

又可细分为轻眼眶型,即仅限于上下眼睑的淡褐色斑;轻颧骨型,即仅限于颧骨部的淡褐色斑。

中型太田痣

分布于眼睑、颧骨及鼻根部的深蓝色至紫褐色色斑。

重型太田痣

分布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支配区域内的深蓝色至褐色色斑。

双侧型太田痣

面部两侧均有太田痣发生,约占太田痣患者的5%。

太田痣还有三种不同分类:

根据颜色分类

褐色型太田痣、青色型太田痣。

根据组织学

特点分类浅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浅层,临床多呈褐色)、深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深层,临床多呈青紫色)、弥漫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全层,临床多呈紫青色)。

根据年龄分类

早发型,即出生后数年内出现;迟发型,即青春期以后才出现。

患有太田痣该怎么办?

太田痣是东亚蒙古人种常见的疾病,在亚洲,太田痣患者占皮肤科门诊的约百分之零点四和整形外科门诊人数的百分之二点二,主要是皮肤的真皮层内有过多的特殊的黑色素细胞,当细胞分布与真皮浅层时,往往呈淡棕色或棕色,分布在真皮较深层时,表现为蓝色或灰黑色,同一颜色的深浅又与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的密度有关,这一规律在进行治疗时判断预后及治疗次数十分实用。

太田痣的治疗较为棘手,目前尚无理想的疗法,主要治疗方法有:

1.切除植皮,虽可去除病变组织,但皮片存活后色泽常难与周围皮肤协调一致,且有切口瘢痕存在,效果难为患者接受。

2.冷冻或皮肤磨削加冷冻等疗法,效果也不尽人意。

3.激光是目前治疗太田痣较好的方法。因色素较深,应选用短脉冲激光,如开关红宝石,钕:钇铝石榴红或翠绿宝石激光治疗。

太田痣的近来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太田痣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目前在使用中的多种类型的Q开关的激光,波长多在510~1064nm左右,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黑色素细胞,其突出的特点是治疗可不经局部麻醉、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治疗,操作十分方便,治疗后皮肤几乎无可见的质地改变,效果及次数与太田痣的病理类型相关,经数次治疗后绝大部分可以达到很理想的消退,治疗后皮肤光洁,十分自然。缺点是治疗次数多,治疗费用较昂贵。

太田痣有不同的种类,每一种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患者在治疗前,做好科学的检查诊断,以确定自身的病情类型,进而才能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帮助缓解病症。而本文介绍的这些医治太田痣的都是目前临床医学最实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只要患者朋友结合自身的实际病症,选择最佳的那一种,或许能够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健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