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糠疹的基本定义和预防保健措施
465人浏览时间:2019-05-05 18:06:42来源: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但是对于初次接触此类疾病的人来说,它还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疾病,只有做到全面的认识了解,才能更好的保障个人健康。那么,对于患有白色糠疹的人来说,如何做好此类疾病的正确认识呢?需要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出发,一是白色糠疹,其次是白色糠疹的保健预防方法,再者就是白色糠疹的常见疗法。综合的考虑这些,就能很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实现健康生活。
白色糠疹(pityriasisalba),本病又称单纯糠疹或面部干性糠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色素减退斑,组织病理示黑素细胞减少。易发生于皮肤较黑或有异位性素质的人。又称单纯糠疹,民间俗称“桃花癣”。可能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
白色糠疹的症状皮损为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钱币状大小的斑片,颜色较周围正常皮肤浅,呈苍白色,表面干燥,附有少量细碎灰白色鳞屑,基底炎症轻微或缺乏。皮损好发于颜面,特别是双颊及额部,亦可见于颈部、躯干及四肢。损害可自然消退,遗留轻度色素减退。病程缓慢,数月以至1年。鳞屑消退后,白斑尚持续年余。本病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春季发生较多,亦可见于初夏及冬季。
白色糠疹病因尚未明确。有传染(真菌、细菌)、病灶、变态反应,代谢障碍等多种学说,从糠疹的发病过程、季节影响、甚少复发等,提示可能与传染因素有关,目前倾向于病毒感染。
白色糠疹在某些症状表现上虽与其他白斑疾病有很多共性之处,但白色糠疹在症状上还是有自身的特点存在的,表浅性干燥鳞屑性减色斑,炎症轻微,一般好发于面部, 亦多见于颈、肩、上臂处,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性斑片,大小不等,直径约1cm至数cm,淡白色或淡红色,边界清楚,上覆少量的鳞屑,这一特点也是有效区别与白癜风疾病的重要因素。
白色糠疹初期发病时症状比较轻,白斑和周围的皮肤界限不清晰,有的白斑边缘会出现一条炎症性红晕,随之病情的发展,白斑颜色变深,与周围皮肤边界清晰,皮损表面比较光滑。如果白斑出现在毛发处,也会引起毛发变白,避免疾病的加重。
白色糠疹的预防保健要点:
1、防止日光强烈曝晒。
2、及时治疗感染灶,有寄生虫者驱虫治疗。
3、搞好个人和饮食卫生,预防寄生虫感染。
白色糠疹的常见疗法:
1、黄芩、黄连各12克,山栀、连翘、菊花、荆芥各9克,大黄5克,水煎服,每日剂。
2、普连膏、黄柏膏、雄黄膏等,每日2次外涂。
3、苍耳子酊,每日1-3次外涂患处。
4、消风玉容散,每日洗面代肥皂。
5、针刺取肺俞、风池、曲池、尺泽;肠有寄生虫取中脘、大横、内关、足三里、百虫窝,公孙。用泻法,虚者平补平泻.
要想白色糠疹更好的医治,进行此疾病的全面认识并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的保障个人健康。此外,白色糠疹患者还应注意,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还要做好平时的日常生活护理,特别是在个人卫生和饮食方面,做到干净清洁,营养搭配合理均衡,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实现健康恢复,让更多的患者摆脱白色糠疹的疾病困扰,享受最健康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