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五个问答正确认识酒渣鼻 做到科学防治

516人浏览时间:2019-05-03 10:06:05来源:酒渣鼻

对于酒渣鼻的认识,很多人只限于表面,在出现时往往达不到更好的医治防范,进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对于酒渣鼻这种疾病做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障自身健康。那么,酒渣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皮肤疾病呢?有何特点和治疗预防的措施呢?针对这一点,小编通过五个问答为大家带来了详细的分析介绍,有兴趣的话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酒渣鼻?有何特点?

答:酒渣鼻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鼻及鼻周围,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因鼻部色紫红如酒渣,故名酒渣鼻。其特点是鼻及鼻周围皮肤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相当于西医的酒渣鼻。

什么原因可导致酒渣鼻?

答:平素肺胃热盛、血瘀凝结,酒气熏蒸、热毒蕴肤,日久,邪热稽留,气血运行受阻致气滞血瘀,郁结肌肤而成。

酒渣鼻有什么表现?

答:酒渣鼻多发于中年人,男女均可发病,尤以女性多见。皮损以红斑为主,好发于鼻尖、鼻翼、两颊、前额等部位,少数鼻部正常而只发于两颊和额部。依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

①红斑型:颜面中部特别是鼻尖部出现红斑,开始为暂时性,时起时消,寒冷、饮酒、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精神兴奋时红斑更为明显,以后红斑持久不退,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呈细丝状,分布如树枝。

②丘疹脓疱型:病情继续发展时,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痤疮样丘疹或小脓疱,但无明显的黑头粉刺形成。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如红丝缠绕,纵横交错,皮色由鲜红变为紫褐,自觉轻度瘙痒。病程迁延数年不愈,极少数最终发展成皮赘。

③鼻赘型:临床较少见,多为病程长久者。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异常增大,致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且皮肤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张更明显。

酒渣鼻如何治疗?

答:酒渣鼻的治疗以清泄肺胃、理气活血为主,配合外治。

内治:

肺胃热盛证:多见于红斑型,红斑多发于鼻尖或两翼,压之褪色,常嗜酒,口干,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治疗以清泄肺胃积热为主,方药选用枇杷清肺饮加减:人参、枇杷叶、甘草、黄连、桑白皮、黄柏等。

热毒蕴肤证:多见于丘疹脓疱型,在红斑上出现痤疮样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局部灼热,伴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方药选用黄连解毒汤合凉血四物汤加减: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当归、生地、川芎、赤芍、茯苓、陈皮、红花、甘草、生姜、五灵脂、大黄、苦参等。

气滞血瘀证:多见于鼻赘型,鼻部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毛孔扩张,舌略红,脉沉缓;治疗以活血化瘀散结为主,方药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等。

外治方法:鼻部有红斑、丘疹者,可选用一扫光或颠倒散洗剂外搽,每天3次;鼻部有脓疱者,可选用四黄膏外涂,每天2-3次;鼻赘形成者,可先用三棱针刺破放血,颠倒散外敷。

另外还可配合内服维生素B族、甲硝唑、四环素等;外用1%甲硝唑霜等外搽。也可以用冷冻疗法、手术去除扩张的毛细血管等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酒渣鼻的发生?

答:平素应避免过冷、过热,不洁物等刺激及精神紧张;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和肥甘厚腻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通过本文的这五个问答,相信患者们对于酒渣鼻的疾病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那就结合自身的实际病症,选择最有效的医治方法,帮助缓解恢复。另外,小编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在酒渣鼻的治疗过程中,还要做好各方面的预防护理,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障个人健康,拥有最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