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会引发中耳炎 需要高度警惕
503人浏览时间:2019-05-02 14:42:19来源:中耳炎
要知道,现在很多疾病的出现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就像中耳炎,如果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正确做好掏耳朵的动作,就会引发中耳炎,进而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做到良好的生活方式,尽最大可能的降低疾病发生率,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掏耳朵会引发中耳炎呢?本文对此做出了详细分析,有兴趣的话一起去看看吧。
在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耳屎”积聚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因此应掏出来。但是自己掏耳朵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人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即使掏耳时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习惯,频繁掏耳,也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
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药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另外,如果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要想恢复听力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因此,严格来讲,不要自己掏耳朵。但由于“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特别是那些腺体分泌旺盛、俗称“油耳”生成速度更快,专门到医院掏耳太麻烦,也不太现实。因此,可以自己掏耳,应做到如下两点:
清除耳屎有技巧:
1、挖耳屎要选用柔软的工具
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
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
不正确的掏耳朵也会引发中耳炎,需要人们能够格外注意,改变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做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个人健康,享受美好幸福生活。当然,如果不幸患上中耳炎,患者们也不用过分担心,只要结合自身的病症,选择最有效的医治方式,就能帮助缓解恢复。如果你对中耳炎还有其他什么疑问,欢迎登录久久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