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痤疮有方法 需要科学选择针对医治
480人浏览时间:2019-04-24 16:31:19来源:痤疮
对于痤疮疾病,中西医都有不同的医治方法,患者要想尽快的去除,就要结合自身的病症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帮助缓解恢复,以达到快速治愈的可能。那么,目前中医学针对此类疾病有怎样的中药治疗方法呢?针对这一点,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详细分析,以帮助痤疮患者更好的了解认识这一疗法,为自身的健康恢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详情如下:
中药治疗痤疮的方法:
1.肺热血热
症候:颜面部散在与毛囊一致的丘疹,色淡红或呈肤色,称白粉刺,有的其顶端呈黑色,称黑头粉刺,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宣肺清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黄芩清肺饮加减。(枇杷叶9g,黄芩9g,桑白皮9g,栀子9g,黄柏9g,知母9g,甘草3g,生地15g,连翘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脾胃积热
症候:风疹呈红色,宿食不消,脘腹胀痛,可伴有腹痛,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
方用:三黄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连3g,黄芩9g,茵陈15g,生山栀9g,生苡仁15g,生山楂15g,白花蛇舌草30g,生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热毒
症候:皮损以丘疹、脓疱为主,周围潮红,自觉局部痛疼,脓疱破溃或吸收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舌苔黄燥,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三花汤加减。(银花30g,紫花地丁30g,野菊花15g,黄芩9g,知母9g,白芷9g,赤芍9g,大力子9g,连翘9g,生甘草9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4.血瘀痰凝
症候:皮损以结节、囊肿为主,结节呈坚硬暗红色,自觉疼痛,也可在深部聚集融合,呈青紫色,也可形成囊状内含粘稠分泌物,压之有波动感,愈后常形成瘢痕疙瘩,舌质紫暗,脉弦滑。
治法:和营化痰散结。
方药:桃仁二陈汤加减。桃仁、制半夏、丹参、象贝母各9g,红花6g,川芎6g,牡蛎30以先煎),吴茱萸15g,银花12g,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外治疗法:
1.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明矾各60g。加水浓煎,趁热擦洗患处,每次擦洗30分钟,每日1~3次,连用10天,1剂药可用6天。
2.鲜马齿苋30g(干品减半),苍术、蜂房、白芷各9g,细辛6g,蛇床子10g,苦参、陈皮各15g,加水煎沸取汁,趁热洗患处,每日3~5次,连洗数日可愈。
3.丹参、地丁、当归、白芷、半夏各30g。加水煎开15~20分钟取汁备用。脸部先用温盐水(1%)洗净,黑白粉刺,脓疱用针挑破挤净,用手搓脸部有热感,再用药汁热气熏脸,后将2条新毛巾浸人药液待温度降到皮肤可适应时,捞出毛巾拧半干敷脸,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剂药夏天用2~3天,冬天用4~5天。
4.蝮蛇胆汁0.5ml加冷霜普通雪花膏500g混合均匀即成蛇胆霜。每日早晚用温热水洗脸后,均匀涂搽皮损处。
中药内服调理痤疮,效果也是不错的,按照疗程服用可以调理身体,排除毒素,把制造痤疮的罪魁祸首给清除出去,这样痤疮就不会再容易复发了。
中医提供的中药医治方法,能够帮助痤疮患者更好的缓解恢复病情,帮助他们更好的拥有健康。如果你现在正受痤疮疾病的困扰,还没有找到什么针对性的医治方案,不妨试试本文提到的这些中医方法,或许能够为你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让你轻松摆脱痤疮烦恼,享受健康生活。另外,小编还要提醒广大患者一点,切记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方法才是健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