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乙肝怎么办?如何治疗?在饮食还要注意什么?
445人浏览时间:2019-04-17 08:28:55来源:乙肝
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乙肝,要知道这种疾病很是难以治愈,要想更快的恢复健康,就要选择好的治疗方法,再加上科学的饮食护理,定能帮助其更好的缓解病情,实现慢慢恢复的可能。那么,患有乙肝怎么办呢?有怎样的治疗方法呢?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详细分析,有兴趣的话一起去看看吧。
得了乙肝怎么办?
首先,患了乙肝的人要注意科学治疗,不要轻易相信非法小广告的宣传,要选择大型正规并且专业的医院治疗。
重视首次治疗,乙肝患者应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乙肝治疗方法,因人而异、辩证施治。选择性应用口服药物降病毒的同时联合注射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药物吸收的针剂方法治疗。在抗病毒的同时增加了患者机体免疫力。
其次,密切观察,防范耐药发生。服药时间越长,患者往往会较早较多发生耐药变异,需要医生进行仔细的观察。此时有条件的就应进行病毒耐药变异的相关检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早发现、早处理才重要。
最后,进行抗病毒治疗,要选对时间,乙肝病毒是乙肝的罪魁祸手,肝病专家认为: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以说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其基本治疗目标是清除或永久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致病性和传染性,消除或减轻肝脏的炎症和坏死。但是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只有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确定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时机,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乙肝治疗的方法:
1、传统保肝治疗
传统的保肝的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保肝只能是日常的保健,但病毒不会被抑制或者是杀灭,这样会导致肝脏被病毒侵蚀,终导致病情恶化,可能转为肝癌。药物分布的全身,但是达不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2、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治疗在乙肝治疗临床上比较常用,一般采用抗免疫治疗,疗程长,须联合用药。免疫调节细胞比例失调或免疫调节分子消长失控常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并可引起疾病。
3、乙肝抗病毒治疗
在乙肝治疗过程中,乙肝抗病毒治疗可以说是核心的一部分。因为只有长久抑制或者清除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乙肝患者的病毒才能长久稳定。
目前我国治疗乙肝主要是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干扰素治疗,而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不能彻底杀灭病毒,清除病毒,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极易造成病人的耐药,病毒基因的变异和病情的反复。
乙肝饮食注意:
生姜
生姜当中含有黄樟素,如果人过量食用生姜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虽然生姜是好东西,但要注意不能过量。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也会致癌。
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很危险,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甲鱼
肝炎患者由于胃粘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常等原因,其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甲鱼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乙肝病人食后难以吸收,使食物在肠道中腐败,造成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时,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体内有毒的血氨难以排出,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
辣椒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不利于患者的进食和对营养的吸收,会加重患者肝脏的受损程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炸鸡
乙肝饮食禁忌少不了油炸食品,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泻。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大蒜
有人认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就多吃大蒜,其实这种做法对病人很不利。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减少,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恢复。
患有乙肝,一定要积极面对,保持良好的心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就能帮助其快速缓解病情,实现慢慢恢复健康的可能。当然,除了选择好的方法外,平时的日常护理不可少,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更要做到营养搭配合理,一些刺激性的辛辣食品,尽量不要吃,以免给病情造成更大的危害,影响健康。
上一篇:乙肝有何传播途径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