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糖尿病的关系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445人浏览时间:2019-03-22 09:12:04来源:糖尿病
现在生活压力大,很多人因为工作加班身体疲劳,工作上琐碎的事也让心理感到压力,有时候晚上还会失眠。听说睡眠不好会导致糖尿病发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糖尿病与睡眠之间的关系。睡眠不好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很多人来说,睡与吃,就是人生头等大事。一到冬天,“被子精”就出来作怪,很多人一个不小心,就被被子封印住了,要进行一番激烈的斗争才能起床成功。
而有一些人,他们从来没有这方面烦恼,他们苦恼的,不是“起不来”,而是“睡不着”。这个问题就要严重多了。
睡眠质量或与糖尿病有关
睡眠质量不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毛病,肥胖、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接踵而至,糖尿病也要“插上一脚”。
睡眠时间不足的人,会导致腹部脂肪堆积,并且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研究表明,夜间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青少年,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但这不是在给赖床找理由,要知道,睡眠时间过长也不是好事。有研究表示,中老年女性睡眠时间过长,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而睡眠时间不规律,问题就更大了。有数据显示,需要不定期轮班的女性,比起稳定在白天或者夜晚上班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高60%。
简而言之,睡眠时间与糖尿病风险,呈“U”型关系。而且,不管是时间过长还是过短,或者是不规律,都会引起肥胖,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等等负面影响。
睡眠与糖尿病相互影响
据多项研究表明,睡眠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
不仅是睡眠质量会影响糖尿病风险,糖尿病也会导致或者加重睡眠障碍。据一项涉及7239名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显示,约77%的患者经常失眠。而临床上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较为常见。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在睡眠中反复出现上呼吸道阻塞,并且伴随间断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等等。而睡眠呼吸阻塞,或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一系列的“升糖”反应。
糖尿病防治,还需“吃好睡好”
控糖需要控制饮食,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睡眠的重要性。想要稳住血糖,防治糖尿病的发生或者进展,不仅要吃“好”,还要睡“好”。
控制睡眠时间,相对比较简单,多坚持几天就习惯了。而如果是睡眠质量比较差的人,持续时间太长,还是建议寻求医生帮助,对症解决,毕竟睡眠不止影响了糖尿病,在生理心理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饮食不宜过饥或过饱
如果入睡前实在太饿,可以吃些小点心,喝点温热牛奶;不要睡前喝酒、咖啡、茶等刺激性物品;平时不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白天适当锻炼
根据个人体质差异,选择运动。最好选择白天运动,晚上不要过激运动,体质越是敏感的人,越运动越睡不着。晚上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散步。
3.改变睡眠环境
保证卧室安静,光线不要太亮,保持黑且暗的光线;保持凉爽的室内温度。
4.多晒太阳
一定强度的光线和适当的时间的光照可以改变睡眠觉醒时间。
5.心理和认知行为治疗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还不能改善睡眠质量,那么可以通过睡眠刺激治疗、睡眠限制疗法、认知疗法、音乐疗法帮助睡眠。
6.治疗疾病,改善体质
对于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碍,患者应该接受治疗,从根本上入手。体质较差的,则应该进行体质调理。
睡眠不好给大家带来的危害,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并且应该引起重视。睡眠时间不足的人,会导致腹部脂肪堆积,并且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以说睡眠与糖尿病是有一定关系的,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不仅是睡眠质量会影响糖尿病风险,糖尿病也会导致或者加重睡眠障碍。糖尿病不仅要吃好还要睡好,想要提高睡眠质量,饮食方面不宜过饱;白天的时候适当地运动,跑跑步有助于睡眠。